生男生女≠“X生女,Y生男”,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2022-06-09 14:07:13 作者:sn_yy 428人浏览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本文由snsnb.com提供

“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这句出自圣经的名言,为这个亘古不变的男权社会打下了主要基调。然而诡异的是,只要一讨论到后代性别的决定因素时,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那根“肋骨”。只要婴儿是从女性身上诞下,那么婴儿的性别就由女性决定。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没生出男孩子都经常性地由孕妇背锅。

而各种针对女性的“包生男”民间偏方,也大行其道。如“酸儿辣女”,认为多吃酸就能生男等。直到20世纪,科学家发现性别由男性性染色体决定的机制,才稍微卸掉了女性肩上的包袱。当然,这也是我们高中生物课就学过的知识了,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而男性的则为XY。

在男性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XY染色体就会彼此分开,这样就产生了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精子),每种中含有原来同源染色体的一半,要么是X要么是Y,而女性的性染色为XX,产生的卵子中就只携带X染色体,当携带Y型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代即为男孩;携带X型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代则为女孩,而X精子和Y精子的数量相等,受精几率基本上各为50%。所以只要上过高中的都清楚,“生不出男孩都是女人肚子不争气”的说法,从来都是无稽之谈。

只是这个知识点,看起来虽让女性远离了被“有理有据”地指责,但换个角度斟酌,“精子性染色体X为女,Y为男”,并不代表着“男性决定了婴儿的性别”。

只是根据此逻辑,生男生女“决定权”的皮球又会被踢回到女性身上,而且披上这层科学的外衣,另一个的荒谬说法也流传了起来,相传男性的X型精子更耐酸,碱性环境则更利于Y型精子,而妇女阴道环境的酸碱度,可以影响精子活性,起到筛选精子类型的作用,毕竟X、Y精子的数量各占50%,就看你女性怎么选择了。

这个观点看似有理有据,但实际上却迷惑性极强,据此民间也诞生无数偏方,人们也都照单全收,想要生男孩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创造有利于Y精子的环境,以增加Y精子受精的几率,例如女性在“造人”前,会选择用碱性液体,如苏打水等冲洗阴道,以为这样就可以降低X精子的活性,提高Y精子的受精率,而为了让自己变成“碱性体质”,不少女性还会在备孕期间猛喝柠檬水、苏打水、热干面等碱性食物。

此外,“X精子抗酸、Y精子抗碱”的说法,也同样是站不住脚的,早在上个世纪70年,就有科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了,有研究员曾用酸性和碱性两种溶液对人类精子是又洗又泡,但是结果还是没有发现X精子和Y精子活力的明显区别,而且经不同酸碱度溶液处理的兔子精子,在人工授精后,出生的兔子在性别上也没有显著变化,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靠谱。

事实上决定小孩性别的真正原因,可能远比人类想象的复杂,我们常把生男生女认为是在掷硬币,正反两面都各占一半机率出现,是个概率问题,但这可能也只是个表面现象,有许多实打实的统计结果,让人类学家们也感到十分疑惑,事实上就全世界而言,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从来都不是对半开的,已经是自17世纪以来,人们早就意识到的问题了。

每100个女孩出生的同时,世界上就会增加106个男孩,虽然这个比例大约等于一比一,但男孩的出生率总是要比女性要高那么点,处于一种不严格对等的状态,一般认为男女性别比例超过108:100以上,或低于102:100为该地区有针对性别的胎儿选择,如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等,虽然106:100偏差已经不小,但在生活中,男婴多于女婴其实又显得尤为必要。原因就在于相对女性来说,身为男性死亡率会更高。

在全球范围内,妇女的平均年龄约为71.1岁,而男性只有67岁,首先男性自身的问题就不少,如免疫系统脆弱、胆固醇水平高、心脏问题多、癌症高发等。而男性从事的职业,也有更高的伤亡率,成年男性在凶杀、意外事故中丧命的比例也高居不下,遥遥领先于女性。例如截至2006年,美国成年非老年男性在凶杀案中被谋杀的可能性,就是女性的3到6倍,而在事故中丧生的可能性则是其他女性的2.5至3.5倍,正因为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早夭,到成年时男女比例就会慢慢靠近趋于平等,而到老年时,反而会变成女性远多于男性了。

许多人类学家推测,这种微妙的性别不平衡可能属于自然选择的结果,男婴的高出生率其实是对男性高死亡率的一种补偿,或许“胎儿的性别完全是随机的”,也只是对了一半,在不同的环境中,性别的比例可能还由一些更复杂的机制在掌控着,只是这么多年来都难有人能解释,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生男生女的概率偏差。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胎儿的性别比例还受母亲在孕期的生活条件影响,如社会地位较高的富裕父母会有更多的儿子,相比之下那些生活贫困、饱受生活之苦的妈妈们则较多地诞下女胎。例如中国的大饥荒、智利的大地震等过后,都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女婴潮,“饱生男,饿生女”也是这么流传开的。

有人提出,正是在这些不利条件的高压,会提高产妇的睾酮水平,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较高水平的睾酮,确实与孕妇流产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性,如果男性胎儿天生比女性胎儿要弱,那么它们就很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事实上研究也证明了接触破坏内分泌系统的物质,如有毒人造污染物等,就会导致女性的出生率增加,所以有理由相信,在压倒性的压力环境面前,女性更容易生女胎。

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却显示了,这种自然调控之力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深刻,因为造成这不平衡的男女比例,可能更早地始于受孕的那一刻。

美国麻省剑桥Fresh Pond研究院的生物学家Steven Orzack与同行们,就专门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收集了妇幼医疗机构的14万份胚胎信息和接近90万份羊膜腔穿刺检查样本,以及3000万份堕胎、流产和活产的记录,(这些数据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等地,不会像中国那样父母经常性地筛选掉女胎)这也是有史以来,类似研究规模最庞大的数据组成。

但奇怪的是从报告上来看,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受孕时男女胚胎间的差别,这个比例是平衡的,严格地遵循50%的男性和50%的女性比例。所以由此可见,造成出生时倾斜的性别比,必然是发生在怀孕期间。

而根据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分析,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在怀孕的第一周,男性胚胎的死亡数量更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是严重的染色体畸形,其次到了第3个三月期间,男胎的死亡率又会再次飘高,而其余时间,则是女胎的死亡率稍高一些,把这些综合起来就会得出怀孕期间女性胎儿的死亡率超过男性婴儿,最后的结果就是出生的男婴数量会超过女婴。所以之前不少人认为的,能够通过“养尊处优”来增加怀男胎概率,可能就要破碎了。

或许环境压力等因素,只能在大尺度上筛选男女胎,从而造成男女性别比的偏差,对个人而言更没有证据证明其具有普遍参考意义,与之相似的,还有另一个研究,调查显示了,女性生男孩的可能性会随着孕前收缩压升高而逐渐上升。

在收缩压到达123mmHG的情况下,生男孩的几率接近生女孩的1.5倍。但是同样的,我们目前尚不清楚血压到底是怎么影响后代性别比的。而诸如此类的研究,给出的也都是相关性调查结果,并不能表因果。换个表达也就是,没有证据证明孕前提高血压可以增加生男孩的几率。

所以才有人说,生男生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未解之谜。而不留情面的说,现阶段所有生子秘方都是个坑,更像是蜉蝣撼大树。在随机事件面前,谁都没有办法扮演上帝,操控结果。只是无论强调了多少遍,“性别歧视”的毒瘤思想不根除,就必然会有人上当受害。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话题: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