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是什么?什么是黄体功能不全?

2022-07-05 14:57:41 作者:sn_lsj 306人浏览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因此月经频繁。有时月经周期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在育龄妇女中,常可表现为受孕困难或在妊娠早期流产。

I. 典型症状

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泡生长发育的速度和质量,即卵泡期的长短,但也与黄体期有较大关系。黄体主要分泌孕酮,但也分泌雌二醇,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黄体功能不足可导致黄体期孕酮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过早失去支持,从而导致月经来潮,月经周期少于28天。

育龄妇女不孕:黄体不全时孕酮分泌减少。孕酮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增厚子宫内膜,增加血管和腺体,有利于胚胎的植入。

早期妊娠是指在第13周结束前的妊娠。早期妊娠有两个来源的孕酮,即黄体酮:一个是由卵巢黄体产生,另一个是由胎盘合体的滋养细胞分泌。卵巢黄体分泌的孕酮在妊娠6-8周后逐渐减少,然后由胎盘分泌的孕酮取代,孕酮是调节胚胎着床所需的子宫内膜耐受性的关键激素。孕酮分泌不足会导致妊娠蜕膜和反应不良,从而影响孕卵的植入和发育,导致自然流产。17-28%的复发性流产存在黄体功能不足的情况。

正常的月经周期。有时月经周期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11天)。

II. 其他症状

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是指月经中期出血,可能伴有排卵期疼痛。排卵期出血量少,通常只有12天,并伴有轻度下腹痛。个别患者出血量大,并以淋漓不尽的方式持续到月经来潮,造成假性月经。

黄体功能不全是什么意思?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在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和排卵,但黄体期不能产生足够的孕激素,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反应不良,黄体期缩短的一种情况。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有时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因此患者受孕的可能性较小或在妊娠早期流产。诊断的依据是: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妊娠早期流产,妇科检查时没有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器质性生殖器病变,基础体温呈双相模式,但高热期少于11天,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分泌反应至少晚两天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