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检查要做好 预防溶血病

2022-10-15 10:36:19 作者:sn_ply 275人浏览
女性怀孕后,希望胎儿能顺利、健康地发育,但在胎儿期会发生一些疾病,这让很多孕妇非常担心。溶血病是一种可以在胎儿体内携带的疾病,有的在出生后发展。

NO.1
什么是溶血性疾病?

溶血病是一种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新生儿疾病,有些新生儿因为溶血病而过早死亡,所以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在分娩前没有发现该病,应在分娩后尽早诊断,这样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会小一些。
如果母亲体内缺乏父亲体内的抗原,当胎儿的血液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亲的血液时,母亲的免疫系统会检测到这些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使胎儿的红细胞死亡,所以会引起黄疸、贫血等。常见的症状有
1. 胎儿水肿
溶血严重时,胎儿会出现水肿,少数胎儿会死亡,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胸腹积水。
2. 黄疸
这是溶血性疾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患有溶血性疾病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就会出现黄疸,父母需要注意这一点。
3. 肝脏和脾脏肿大
当有大量的溶血时,新生儿的髓外造血会增生,这将导致肝脏和脾脏增大。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4. 其他
患有溶血病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贫血、奶量少、嗜睡、精神萎缩、少哭等症状。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NO.2
溶血性疾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溶血病是由于母子血型不相容,母亲体内没有与胎儿血型相对应的抗原,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疾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溶血病发病后,胎儿体内的红细胞会被大量破坏,红细胞的数量减少,胎儿会出现贫血症状。
当红细胞被破坏,胆红素进入胎儿大脑时,新生儿会出现牙齿发育不良、耳聋、视力障碍、手脚残疾、智力低下、癫痫等。要恢复新生儿的健康是很困难的。
患有溶血病的胎儿出生后会出现典型的溶血病症状,包括肝脾肿大、黄疸等。胎儿期也会发生胎儿肥大,容易造成死胎。
NO.3
如何会得溶血病
溶血病是一种血液病,在人的一生中会患上多种疾病,由于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素质不同,人体可能会患上多种疾病,如果发生溶血病这样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威胁,这种疾病在新生儿群体中比较常见,那么怎么会得溶血病呢?
1、母子血型不相容
人类有26种血型,母亲和胎儿的血型有可能不匹配,而血型是遗传的。引起溶血的常见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比如母亲的血型是A型,胎儿的血型是O型,就很可能发生溶血。
2、伤害
并非所有的母子血型不合都会引起溶血性疾病。引起溶血病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母胎血室受损导致母亲的血液与胎儿的血液接触,刺激母亲产生针对胎儿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形成溶血病。
从上面我们知道,溶血性疾病的情况是由母子血型不相容和胎儿血格被破坏造成的。溶血性疾病可引起新生儿黄疸和贫血,必须及时治疗。

NO.4
怀孕前如何预防溶血性疾病
生育帮版权文章
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疾病,有些疾病在孕前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如果女性在怀孕后出现疾病,一定要及时检查和治疗,避免胎儿疾病和早产死亡,给女性带来很大的伤害。溶血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女性最好能够预防,那么孕前如何预防溶血病呢?
1. 孕前检查
在怀孕前,如果发现血型抗体水平较高,最好选择中药治疗,降低抗体水平,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胎儿在怀孕后发生溶血病。
2. 定期检查
如果羊水中的胆红素水平过高或母亲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过高,医生会根据母亲的具体病情给出最佳治疗方案。
要预防胎儿溶血病的发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最好在怀孕前做好血型检查,怀孕期间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因为胎儿的血型可能遗传自父亲或母亲,但如果是遗传自母亲,发生溶血病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