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外的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包括经血反流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遗传学、免疫学等诸多学说。一般来说,子宫内膜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生长脱落。因此,子宫内膜的生长受人体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节。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表现因人和病变部位而异,其症状和特点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25%的患者将没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是下腹痛和痛经、不孕和性不适。
1.下腹痛和痛经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或进行性痛经。疼痛多发生于下腹部、腰骶部、盆腔中部,有时会发生于会阴、肛门、大腿等部位,常发生于月经期间,持续至整个月经期。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和月经期加重。
2.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孕率为40%。不孕的原因包括:盆腔微环境的改变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和运输;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升高,损害子宫内膜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形成不良等。中重度患者由于卵巢和输卵管周围粘连,可影响受精卵的运输。
3.性不适
多见于直肠阴道腔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连子宫后固定的患者。性交碰撞或宫缩提拉引起的疼痛一般表现为深度性交痛,以月经前性交痛最为明显。
4.月经异常
15%-3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量过多、月经期延长、经血大量滴落或经前出血。可能与卵巢实质性病变、无排卵、黄体功能不全或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有关。
文章来源生育帮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由不注意月经卫生、月经疾病、妇科手术等引起。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疼痛,甚至不孕。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难度较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害有哪些?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
1、妇科手术
反复流产可改变宫腔内压,引起子宫收缩,难以避免子宫内膜碎片和输卵管内的血液通过盆腔进入子宫。
2、经期不注意卫生
月经期间,盆腔充血,子宫敏感,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如果不注意情绪调理,经期过度兴奋、紧张、焦虑、恐惧、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容易增加经血回流的机会和血量。
3、生殖器官异常
包括先天性发育不良和后天因素造成的。先天性发育不良如子宫闭塞、处女膜闭锁等。
4、月经疾病
尤其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过多、经期腹痛等,这些月经病增加了经血从输卵管流向盆腔的频率和血量。
5、子宫位置不正
子宫的正常位置是前倾前屈,有利于经血流出。如果子宫前倾后屈,特别是严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经血流出不畅,积聚宫腔,增加宫腔内压力,为经血回流腹腔创造条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生育要求等进行选择,以减少和清除病变,缓解和控制疼痛,治疗和促进生育,预防和减少复发。病灶可以通过手术手段切除,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首选期待疗法。定期随访,并对症治疗因病理改变引起的轻度经期腹痛,可给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消炎痛、萘普生、布洛芬等。对于孕妇,应避免用药,尽早促孕,因为怀孕以后,异位子宫内膜病变坏死萎缩,分娩后症状缓解,有望治愈。
申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