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生命的开始就是细胞的分裂,受精卵也不例外。在成为受精卵的第一天会分裂成两个细胞,第二天4个,第三天会分裂到6~8个,第四天细胞就会成球形了,我们也称之为桑椹胚,接下来的第五天则会发生质变,细胞内会形成一个腔,我们称之为囊胚。
通常胚胎在培育到第三天时医生就会初步给出胚胎级别,他们会通过胚胎细胞数、碎片程度与分裂后的细胞均匀程度三个方面分为A~D四个级别。
A级:细胞均匀分裂,碎片产生率5%
B级:细胞均匀分裂,有少量碎片产生,产生率在5%~20%之间
C级:细胞不均匀分裂,有些许碎片产生,产生率在20%~50%之间
D级:细胞分裂非常不均匀,碎片产生率大于50%
因此,当医生给你说是质量很好的4AA级就是指4个细胞分裂均匀且无碎片。
有心的读者已经注意到,碎片化是影响胚胎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是胚胎碎片呢?
胚胎碎片是指从受精卵(早期胚胎)中排出的由细胞膜包裹但不含细胞质的胞浆结构,简单理解便是当碎片产生时就代表这个细胞已经在衰亡了。
那是不是一定要AA级的胚胎才可以呢?是不是只要有碎片胚胎就不行呢?其实也不尽然,胚胎凋亡其实也是一种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它将不利于生长的部分淘汰留下优质的部分,并且即便产生了少部分碎片,也会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重新吸收或消融而消失,对胚胎健康的影响是较小的。所以通常即便是B级胚胎也是可以用的,而碎片化较大的C/D级胚胎,就容易影响胚胎活力,造成畸形胎的产生。
到了第五天囊胚,评判标准又另有指标,因为到了囊胚首先要评判囊胚的发育程度,通常分为6级
一级:早期胚胎
二级:囊胚
三级:完全的囊胚
四级:扩张的囊胚
五级:孵化的囊胚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六级:完全孵化的囊胚
在此阶段上,再通过内细胞团与滋养细胞的状态再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细胞数目多,排列紧密
B级:细胞数目少,排列松散
C级:细胞数目极少
如果医生给出3BB的评判,就是指细胞数目少,排列松散的完全体胚胎。
囊胚的培育是十分考验生殖机构硬实力的,培育实验室、培育团队、培育液以及培育周期都对囊胚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越长的培育周期就代表着囊胚发育越成熟,可选择性越多,着床率更高。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一、卵裂期胚胎
目前,国内外上普遍采用形态学评分方法对胚胎进行评分。首先是记录胚胎的细胞(卵裂球)个数,然后再根据卵裂球大小均一程度、形态是否规则、碎片多少等指标对胚胎进行分级,依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级别的高低与细胞数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因此,我们可以见到4细胞Ⅰ级胚胎,也可以见到8细胞Ⅰ级胚胎。下面的图片依次是Ⅰ~Ⅳ级胚胎的示例。
8细胞Ⅰ级的胚胎,简记为“8Ⅰ”。8细胞Ⅱ级的胚胎,简记为“8Ⅱ”。级别的好坏,依次是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此外,胚胎的发育速度(即细胞数)也至关重要,理想的胚胎发育速度,取卵后第三天应为6~8细胞。随着胚胎细胞数和级别的下降,胚胎发育潜能下降,移植后怀孕的几率降低。
二、囊胚
目前,囊胚评分普遍采用的是Gardner评分方法,首先根据囊胚腔的大小分为1-6期,然后再按照囊胚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数的多少进行分级。例如评分为“4AB”的囊胚,“4”表示囊胚处于4期,“A”表示囊胚的内细胞团评级,“B”表示囊胚的滋养细胞层评级。其中A级优于B级,B级优于C级。因此,同是4期的囊胚,分级4AA>4AB>4BB>4BC>4CC。
下面的图片是囊胚的示例。
第一张(左)图片为一个1期的囊胚,第二张(中)图片为一个4期囊胚,级别记为“4AB”,第三张(右)图片为一个5期囊胚,级别记为“5AA”。
一般对分期4~6、内细胞团评级≥B、滋养细胞层评级≥C,即评分为4BC及以上的囊胚进行冷冻或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