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藿香正气胶囊
【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引起的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胸脘满闷,胃口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舌质淡红,舌苔白腻。
【组成】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广藿香、紫苏
【方解】
方中藿香味辛,性微温,既可解表散寒,又芳香化湿浊,且辟秽和中,升清降浊,为君药。
紫苏、白芷二药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芳化湿浊,为臣药。
厚朴、大腹皮行气燥湿、除满消胀;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燥湿健脾,和中止泻,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脾胃与药性,为使药。
全方配伍,既能解表化湿,又兼理气和中。
2、金花清感胶囊
【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见发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咽红咽痛,鼻塞流涕,口渴,咳嗽或咳而有痰等,舌质红,苔薄黄。
【组成】金银花、石膏、蜜麻黄、炒苦杏仁、黄芩、连翘、浙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等,具有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的功效。
3、连花清瘟胶囊
【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苔腻等。
【组成】连翘、金银花、麻黄(炙)、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方解】
连花清瘟组方采撷汉代《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和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以及明代《温疫论》中治疫病常用药—大黄化裁而成。
“麻杏石甘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是治疗发热性传染病的名方;“银翘散”由著名中医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是清解外邪代表方药;
大黄是名医吴又可治疗瘟疫最常用方药,能够让火热毒邪尽早从体内排出,有效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基础上,配伍清肺化瘀的红景天调节免疫,藿香芳香化湿、祛邪避秽、固护脾胃。全方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
4、疏风解毒胶囊
【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等。
【组成】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
【方解】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既能苦降泄热,又能化痰止咳。
连翘苦能清泄,寒能清热,入心、肺二经,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因其轻清凉散,能疏散风热、透营达表。
板蓝根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辟瘟解毒能凉血”,亦为表里双解、气血两清之品。对于瘟疫时疾,未病可防,已病可治。又善“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分类草药性》),以利咽见长。
柴胡辛散升浮,其性微寒,能达表散邪,尤为“退热必用之药”(《本草纲目》)。凡外感发热,无论风热、风寒所致者皆宜,尤“治伤寒寒热往来为最要药”。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马鞭草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入肺经,“清肺降火是其所能”(《本草求真》),可使肺气清肃,则热咳自除,祛痰排脓。
全方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
文章来源生育帮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