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治理痛经也是有偏方的,中医治疗痛经的偏方品类繁多,治疗的功效也有所差异,但大体功效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找准了治理痛经的偏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功效较好的方子以供痛经女性共享。
1、红糖姜汤:
主料:姜20克,枣(干)15克 辅料:赤砂糖50克
做法:将红糖、大枣煎煮20分钟后,加入生姜(切片)盖严,再煎5分钟即可。 功效:养血,温经活血。适用于胞宫虚寒、小腹冷痛、量少色黯者。红糖具有暖宫的作用,同时含有丰富的铁,是补血佳品,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2、红酒炖苹果
主料:苹果,红酒
做法:苹果(400克)去皮,用刀切成月牙状。把苹果放入奶锅里,倒入红酒没过苹果,用中火炖煮15分钟,关火,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个小时后,即可食用。如果喜欢可以加糖和蜂蜜,可以当作甜点来吃。
功效:活血化淤,对女性生理期肚子痛有疗效。
3、玫瑰花茶
主料:干的玫瑰花和茉莉花各一些,
做法:用热水泡当茶喝,每天坚持。
功效:玫瑰花(蕾)性温味甘苦,有理气解毒和血散瘀之功效。而茉莉花泡茶可以起到提神、安定情绪的作用。
生育帮版权文章
一般来说,未婚前的痛经会在婚后生育过后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个别情况除外。但是痛经的疼痛时间长达3天者应当予以治疗。治疗痛经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还能通过食疗缓解痛经。药物治疗痛经最常见的就是吃止痛药和服用中药调理。痛经吃什么中药好?其实,治疗痛经的中药药方有很多,中医一般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的周期、量、色、质以及兼证、舌苔、脉象而辨别寒热虚实,从而对症用药。下面简单介绍不同体质人的中药治疗药方。
1、气滞血瘀者一般经前1~2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治则,膈下逐瘀汤加味,当归、赤芍、刘寄奴、牛膝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五灵脂、乌药、香附各12克,枳壳、丹皮各9克,甘草6克,丹参30克。
2、寒湿凝滞者经前、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则为温经化瘀、散寒利湿,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干姜、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苍术各9克,没药、赤芍、蒲黄、五灵脂、乌药、吴茱萸各12克,当归、茯苓各15克。
3、气血虚弱者为经后1~2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阴部下坠,痛而喜按喜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少便溏,舌质淡,脉沉弱。以益气补血止痛为治则,圣愈汤加减,人参(先煎)、当归、熟地、鸡血藤各15克,黄芪30克,川芎、香附、延胡索、炙甘草各9克,白芍18克,红花12克。
4、肝肾亏损者为经后1~2日小腹疼痛,腰骶疼痛酸胀,经色暗淡而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或潮热,脉细弱,舌苔薄白或薄黄。以益肾养肝止痛为治则,调肝汤加味,当归、山茱萸、阿胶(烊化)、山药、香附各12克,白芍、巴戟天、熟地各15克,甘草6克,枸杞子30克,丹皮9克。
相关资讯
生育帮版权文章
女性痛经怎么办
多数女性在月经期都承受着生理上的折磨,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被困扰着,那么痛经应该怎么办呢?
痛经吃什么药
痛经吃什么药比较好呢,想必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痛经就想牙痛,平时没感觉,疼起来真要命。痛经吃什么药可以止疼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 ...
痛经如何预防
痛经如何预防?这是很多女性想要知道的事情,女性痛经是很常见的症状,大多数女性都希望可以提前预防痛经的情况,那么痛经怎么办,痛经如何预防呢? ... ...
痛经快速止痛的小妙招
痛经快速止痛小妙招有哪些呢?痛经快速止痛应该怎么做呢?每个痛经的女性都想知道怎么快速止痛,痛经为女性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痛经快速止痛小妙招有哪些呢? ...
痛经如何缓解你需要知道
缓解痛经特别推荐1、香蕉和蜂蜜调匀冲开水服用(前三天开始服用,一日2~3次,经期开始后3~4次)2、大量白糖加少量开水(开始痛时饮用)3、红糖泡开水(经期开始后方可饮用)4、用暖水袋捂小腹(痛时采取的措施)5、 ...
生育帮版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