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后,子宫的恢复对新妈妈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讲,子宫恢复需要6周左右,完全恢复到孕前则要6-8周的时间。如何能让产后子宫既能恢复到孕前的大小,又能恢复的不错?今天为新妈妈们科普如何判断子宫恢复情况和推荐几个帮助产后子宫恢复的妙招,看完后,记得照做哦!
如何判断恢复情况?
“恶露”是判断子宫恢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物。
恶露是孕产妇正常分娩后阴道内排出的一些棕红色液体,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细菌及粘液等。
正常情况下,在生完孩子的3-4天内,恶露的量会比较多,颜色也呈鲜红色;接着到了产后的5-10天里,恶露的颜色慢慢变淡,所含的血液总量逐渐减少,宫颈粘液、阴道渗出液增多;到了产后的10-14天,恶露的颜色慢慢变成白色或淡黄色,血量逐渐减少。
如果产后2周后,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且伴有恶臭,有时甚至可见排出烂肉样或胎膜样东西时,则说明子宫的复旧较差,需要警惕是否有胎盘或胎膜残留,应及时就医,以免出现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更快的子宫恢复呢?
1、尽早下床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应尽量早下床活动,这样才有利于体力恢复,同时还能帮助恶露的排出。
2、不要憋尿
新妈妈产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憋尿的话可能会引起伤口疼痛。因此,产后一定要及时排小便,切记憋尿。
3、哺乳刺激
母乳喂养不仅能提供给宝宝最好的营养,还能帮助子宫收缩。
宝宝吸吮的越多、越频繁,越能加快子宫的恢复。所以,新妈妈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坚持母乳喂养哦!
4、腹部按摩
将手掌放在肚脐周围,以顺时针环形按摩,按摩时用力按压(以可以忍受的疼痛为准)。
按摩能刺激子宫收缩,加速子宫恢复。
5、缩肛运动
该运动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盆底肌肉功能恢复,预防子宫脱垂。
具体做法是:收缩肛门,坚持5-10秒,然后放松,再收缩,再放松,如此反复坚持15-20次,每天建议1-2次。如有感觉疲劳,可适当休息。
6、会阴部护理
分娩后一定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避免细菌等感染进入子宫,造成宫腔感染,影响子宫恢复。另外,坐月子期间洗完澡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伤口处不要沾水,同时要注意伤口部位的干燥和消毒。
7、避免过早腹部用力
新妈妈们应避免拎重物、长时间抱小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过早或长期的腹部压力可能使得产后子宫不能恢复到孕前位置,会造成子宫脱垂的症状。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