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习惯性流产有哪些治疗方法?

2023-04-06 15:33:25 作者:sn_ply 263人浏览

习惯性流产,临床上也称为反复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医务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目前倾向于如果是连续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有自然流产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考虑习惯性流产。

//
习惯性流产怎么引起的
//

  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有十几种,最主要的原因是胚胎染色体的问题,可能染色体存在异常。还有可能是子宫发育异常,存在一些解剖上的畸形,比如纵隔子宫、严重的残角子宫、单角子宫,或者是做过多次人流手术,刮宫史会有一些宫腔粘连,或者长有一些黏膜下子宫肌瘤,影响到胚胎着床,这些也会容易引起复发性流产,也就是习惯性流产。
  如果孕妇本身合并有一些其它的疾病,比如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严重的高血压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复发性流产。
  还有一种原因有可能病人存在宫颈内口松弛,宫颈机能不全,也会反复引起流产的情况。除外这一些,其实还有些人可能找来找去,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一部分人我们叫做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来讲,临床上的处理是比较棘手的。
  而如果发现自己已经是习惯性流产了,也不用太紧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就是建议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再考虑怀孕,孕前要做好相关的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有性激素全套的测定、TORCH检查、夫妻双方染色体的检查、卵磷脂检查、ABO血型抗体、封闭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等方面的检查。
  习惯性流产引起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常见的一般为基因问题和多次流产史,所以在怀孕之前双方做一个孕前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习惯性流产者也要查清楚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再针对习惯性流产病因进行治疗。

//
有习惯性流产怎么办
//
  要治好习惯性流产,主要是寻找到确切病因后,给予对症治疗。下面针对不同的病况,给予8钟不同的治疗方法:
  1.如果是生殖道畸形或肿瘤,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纠正。
  2.夫妻染色体异常,如果是性染色体显性遗传,那么不应该妊娠,如果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疾病,目前可以进行第三代试管婴儿即胚胎着床前诊断以获得正常的胚胎移入子宫。
  3.黄体功能不全可以通过药物纠正改善黄体功能。
  4.自身免疫型习惯性流产可采用免疫抑制方法,一般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也可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自妊娠确定后开始服用直至妊娠结束。用药过程中定期进行血小板凝集(PagT)检测以调节阿斯匹林剂量。通过随访未发现药物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5.合并有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时应积极治疗内科疾病,等病情稳定后由内科医师与产科医师共同决定是否可以妊娠。

  6.宫颈机能不全在非孕期无临床症状,待妊娠后于周左右行B超宫颈内口测定,如发现异常产即行子宫颈内口缝扎术。
  7.原因不明型习惯性流产可采用主动免疫治疗(夫血淋巴技术),采用丈夫或无关个体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滋养叶合体细胞膜等。其中较多采用的是淋巴细胞。疗程从孕前开始,每疗程2次,间隔3周,妊娠成功率达到87%。疗程结束后鼓励患者在3月内妊娠,如获妊娠则再进行1个月疗程治疗。如未妊娠则应作输卵管通液,并在排除不育症的情况下重新进行1个疗程主动免疫治疗。
  8.如果是病毒感染,应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后产生的永久性抗体,如果是前者可给予抗毒治疗,后者可不予治疗。

//
习惯性流产保胎方法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生育帮
相信部分有习惯性流产历史的女性都面临着如何保胎的问题,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习惯性流产如何保胎,习惯性流产保胎的秘诀有哪些:
序号保胎方法具体介绍
1定期做产前检查孕妇在妊娠中期就应开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2保持心情舒畅据研究表明,一些自然流产的孕妇是因为中枢神经兴奋所致。所以孕妇要保持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出现大喜大悲大怒大哀的情况,这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
3慎房事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孕妇来说,妊娠3个月以内、7个月以后应避免房事,习惯性流产者此期应严禁房事。
4生活规律作息时间要有规律,最好能保证每天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并且要有适当的活动。在怀孕期间忌烟忌酒,穿着宽松肥大的衣服,平时穿平底鞋。
5注意个人卫生孕妇应勤洗澡、勤换内衣,但不宜盆浴、游泳,沐浴时注意不要着凉。注意阴部清洁,每晚可用温水清洗外阴,以防止病菌的感染。
6合理饮食孕妇要注意选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易于消化的食品,如各种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肉类等。避免不洁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发生腹泻,加重流产。
7多吃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大量干硬的粪便积存在直肠内,可引起肠道强烈收缩,进而诱发子宫收缩,增加流/早产的危险。高纤维膳食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最好办法,鼓励孕妇多吃可溶性纤维食物,多吃香蕉,多喝蜂蜜等。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话题: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