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计划要二胎的妈妈说看得心里怕怕的,担心二胎比一胎更难生。其实,不只是分娩经历,我的整个二胎孕期都没有一胎顺利。其中有一些客观原因,但坦白说更多是妈妈自己可以控制的主观因素。今天这篇,将诚实的对比孕妈两胎孕产体验。教训大于经验,希望提醒更多二胎妈妈积极为孕产做准备。
我的两胎孕产体验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1、宝宝情况
鱼丸出生时体重5斤半,森宝出生时体重7斤4两,差了将近2斤;
两个宝宝都身体健康、能吃能拉,都生命力顽强、产后顺利实现了纯母乳喂养;
不过森宝比鱼丸更“天使”:几乎不哭,吃了睡、睡了吃,也没有出现鱼丸月子里黑白颠倒的情况。
2、孕期体重
两胎孕前体重几乎一样;
一胎孕期总体增重14斤,产后10天即恢复孕前体重,产后1年体重比孕前低10斤;
二胎孕期总体增重24斤,产后10天比孕前重7斤,未来1年任重道远图片。
3、身体外观变化
两胎孕期体态都没有巨大的变化,二胎在最后两周出现了“鸭子步态”;
一胎时肚子一直都不太明显:孕7个月,一同开了一天会的同事居然没有看出我怀孕;
二胎时不但很早就被看出怀孕,而且总被评价:肚子怎么这么大?!(当然也可能是怀男孩肚子更突出)图片;
一胎时完全没有长妊娠纹,二胎时从未足月就开始长妊娠纹了。
4、行动能力
一胎时产前两天仍然“健步如飞”,生产前一天仍然例行快走近3万步;
二胎时产前一天约5千步的散步已非常艰难,走几步停一停;
一胎时全程坚持运动;二胎时由于各种身体不适,约一半时间没有运动。
5、身体指标和感受
两胎都没有出现血糖、血压异常,二胎时孕35周出现了一次早产征兆,被医生建议卧床;
一胎时孕早期骶髂关节有一些疼痛,孕中期开始耻骨联合疼痛,总体控制在轻微级别;
二胎时孕中期开始骶髂和耻骨联合中度级别疼痛,时而严重到影响生活,孕后期平躺翻身都感到吃力。
6、分娩体验
两胎都实现了无药物干预的自然顺产;
一胎时从破水发动到分娩历时2小时20分;
二胎时从破水发动到分娩历时6小时;
两胎都有一段时间疼到想要上无痛,但感觉二胎分娩时疼痛更明显(也可能因为战线更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先说说客观因素:
1.二胎妈妈首先要花很多时间照顾大宝:特别是像我这种两胎比较近的妈妈,没办法指望还是个宝宝的老大完全体量自己的特殊身体状况;
2.二胎妈妈在一胎孕期、产后、照顾大宝的过程中,身体可能积累了很多“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在孕期松弛素的作用下带来了身体的不稳定和疼痛;
3.二胎时毕竟比一胎年龄又大了一些,可能更容易出现孕期的身体指标异常;
4.身体有了一胎的记忆,容易肚子更大、疼痛更早出现。
虽然有这么多挑战,但其实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更积极的控制体重、积极锻炼、积极为分娩做准备来应对。而我之所以二胎没有一胎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轻敌了。
从我的两胎体验看,孕期人的身体状态很容易进入良性循环、也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态度上的一点点分别可能导致很大的结果差异。比如:
一胎时我全程严格控制饮食,特别是全程戒糖,所以体重增长缓慢。因为体重增长缓慢,肚子也长得没那么大,所以就没有那么多身体不平衡的挑战。因为身体状态好,我便能一直坚持大量运动:每周三次孕产普拉提训练,外加充足的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因为运动量大,我能一直保持身体活力,也有助于减缓体重增长。
二胎时我的孕早期反应比一胎时更严重更持久,所以自己那段时间基本放弃了饮食控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以至于孕早期体重已经有了不少增加。孕早期的不适也让我懒得动,以至于很快就出现了各种疼痛。因为有这些疼痛,我在孕中期恢复训练时,教练的主要精力都在帮我控制疼痛,很难增加训练强度。这使得我既“管不住嘴”又没有“迈开腿”,体重增加很快。体重的增加导致身体负荷变大,再加上照顾大宝,使得我在孕中后期身体不堪重负出现了早产迹象。这种情况下只能求稳,所以不得已卧床一段时间。没有了运动量,身体活力急速下降、妈妈和宝宝都体重飙升、产力下降、分娩更困难。
很多孕产健身教练都一再强调孕期保持运动、保持身体活力的重要性。很多医生也都会不断强调孕期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但确实,孕期妈妈们很辛苦,很自然的想要多休息、多躺一躺。差别就在一念间:
如果每次出现“犯懒”的想法都鼓励自己完成当天的运动小目标,身体活力就会增加,就更不容易疲倦;如果每次“犯馋”都能管住自己,就能打破大脑对高糖高热量食物的依赖,就更不容易贪恋零食。
反之亦然。抱着“先休息一下,先吃一口解解馋”的想法,很容易会发现已经拖过了最佳锻炼时间、拖到了身体出现预警信号、拖到了肚子已经大到身体无法负担了,这时候想再锻炼、控制饮食,只会比之前更困难。
怀孕是一个长达40周的升级赛,不容得一点懈怠,对二胎妈妈尤其如此。40周其实过得很快,妈妈们每一周积极或是消极的态度都会直接反映在下一次产检指标和下一阶段身体状态上。
也有不少妈妈说:其实你的二胎体验才是大多数妈妈的孕产体验嘛!确实如此,可能因为我的一胎体验太顺利了,有这样的对比,我知道自己二胎怀孕哪些没有做到、没有做好,如果像一胎那样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我本可以有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