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如何保胎

2012-11-12 亲子百科 564人浏览

先兆流产经过医生诊断胚胎发育健康,就可以保胎。

保胎方法

1、出血后需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出血,4~5天的安心静养是很必要的。孕妈咪需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必要的情况下服用保胎药物。但也不是“绝对卧床”,适当下地走动、散步也是应该的。否则长时间躺在床上,精神容易萎靡不振。

2、生活有规律,注意个人卫生。要防止肠道感染,以免因腹泻引起流产。营养方面,食物要易消化,但应注意,不要骤然改变饮食习惯,同时应尽量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防寒保暖,增强免疫。发生先兆流产的女性免疫力容易低下,此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在秋冬季节要预防感冒。生病后不要久拖不治,更不可自己买药吃,应先咨询医生再用药。

4、针对原因保胎。出现先兆流产后是否导致流产,常取决于胚胎是否异常。经过休息和治疗后引起流产的原因被消除,还是可以继续妊娠的。比如,仅仅是因过度疲劳、体力劳动、腹部外伤等引起先兆流产,只要胚胎是健康的(由专科医生判断)就可以保胎。若是因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先兆流产,可用黄体酮、维生素E或补充甲状腺素等治疗。

5、保胎不能乱用药。孕妈咪发现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而不要自己随意选择保胎药。因为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如不能针对原因选择保胎药物,就会对胎儿很危险。

因此,保胎对症下药很重要。比如,晚期的先兆流产(妊娠超过3个月但不足28周),多因宫颈内口松弛引起,如要保胎除使用保胎药,还要加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和其他手段辅助治疗。

6、不宜保的不必强行保胎。如果胚胎本身有缺损或胎盘异常导致胎儿死亡、病毒感染、母体全身性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生殖器官畸形及外伤导致的先兆流产,哪怕再努力,也是保不住。其实,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先兆流产也是人体的一种“优胜劣汰”,医生会评估胚胎的发育程度,决定是否保胎,孕妈咪最好不要强行保胎,因为强行保胎不仅对胎儿有不利影响,还可能对母体本身不利,甚至影响以后的生育。

保胎不能乱用药

当然,如果仅是因过度疲劳、体力劳动、腹部外伤等引起的先兆流产,经过医生诊断胚胎发育健康,就可以保胎。有些孕妇发现先兆流产后,由于担心药物影响胎儿质量,干脆放弃保胎,这也不科学。

她强调,孕妇发现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而不要自己随意选择保胎药。因为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如不能针对原因选择保胎药物就会对胎儿很危险。

因此,保胎对症下药很重要。比如晚期的先兆流产(妊娠超过3个月但不足28周),多因宫颈内口松弛引起,如要保胎,除使用保胎药,还要加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和其他手段辅助治疗。

此外,在保胎期间,患者除了卧床休息(除了大小便外,尽量别乱动),严禁性生活外,还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气氛的环境,补充足够的营养,口服一些维生素E。如果胚胎正常,经过休息和治疗后,引起流产的原因被消除,则出血停止,妊娠可以继续。

该流的不能留

引发先兆流产的原因很多,比如基因缺陷导致的胚胎发育异常、病毒感染、母体全身性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畸形及外伤、过量饮用咖啡、吸烟和酗酒等均可导致先兆流产。

很多妊娠早期的自然流产,是因为在怀孕期间,胚胎发育出现异常,于是遵循生物学中优胜劣汰的原则而出现流产。所以对于还没有找出明显诱因的先兆流产,患者及家属不要盲目保胎。曾有一名高龄孕妇,结婚后多年不育,经治疗怀孕,却不幸在妊娠早期出现了先兆流产,因胎儿特别珍贵,病人一直卧床休息,并通过药物保胎,最后却生了一个肢体有缺陷的新生儿。

除了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盲目保胎还可能对母体本身不利。因为死亡的妊娠物在宫内停滞过久,会引起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阴道出血增多等麻烦。甚至由于没有及时做刮宫手术,引发宫内感染,影响了以后的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