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为择校,自己辞职女儿辍学
电视剧里的一家人生活在北京,爷爷奶奶带着5岁的孙女茜茜,把她当小公主养着,不教知识不学技能,整天顺着脾气想怎样就怎样。茜茜的父母“虎妈”和“猫爸”都是事业型的,很少管孩子,但在一次带孩子去乡下作客,见到孩子什么都不会之后,决心行动起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幼升小”择校,生活乱了套
“虎妈”不仅把女儿接回家带,还四处找人,希望能把女儿送进最好的公办“首都第一小学”。
在没能如愿之后,她又决定把自家的大房子卖掉,再找家人赞助,买下了每平方米9万元的50平方米的第一小学学区房。怎料,落户时间不达标准,于是她辞了职,让女儿也辍学在家一年,开起了严格的“家庭课堂”,她把能赢不能输的个性展现出来,把女儿逼得喊出了“讨厌妈妈”的话。
“隔代宠”冲突,婆媳酿矛盾
在这一过程中,心疼孙女的奶奶偷偷给孙女塞好吃的,帮她干活,婆媳矛盾激化。而“猫爸”偷偷代孩子写妈妈布置的作业。教育的不一致引发了家庭危机。
“虎妈”有不少,自己累孩子也苦
这部电视剧,引起了很多家庭的共鸣,很多妈妈都在“虎妈”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虽然没电视里那么疯狂,但也是个"虎妈"。”杜女士儿子读三年级,她的家庭情况和剧中非常相似。
择校后
全家弃大房租小房
儿子出生后,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老人用当年带我老公的方式来带孙子,就是放养。”杜女士说,她后来发现,儿子幼儿园的同学会英语、会算术,还会各种运动和乐器,深深感觉孩子不如别人。
到了儿子上大班,杜女士和公婆说要自己带孩子,老人生气地回了老家。杜女士把在南京东郊140平方米的大房子上了锁,租住了一所名牌小学旁边的一套老旧两居室,一个月2000元。“现在择校难了,当时还是可以的,因为老公单位和学校有一些关系,正好有名额就给了我儿子。”杜女士说,幸运的是老公单位那年只有儿子一个孩子上学,不然也不见得能轮到她儿子。“我们这一点上没像"虎妈"那样折腾。”但全家搬进这两居室,里面还有房主放的不少杂物,实在是非常拥挤。“为了给儿子腾出另半间房学习,我们三人住一个房间。”这个过程中,好脾气的老公就像“猫爸”一样,基本听任妻子的安排,他工作太忙,不参与孩子的辅导。
为拔尖
“家庭课堂”每天三小时
儿子如愿上了名校,杜女士成了他的“家庭教师”,她的目标是让儿子小升初上南外或树人。原本很敬业的她不到下班的点就溜,回家监督儿子。“晚饭前必须写完作业!”
晚饭后,杜女士要教儿子学英语、做数学题。“奥数好多小孩是二升三才上,我一年级就给他打基础。”结果,孩子毫无兴趣,学校里的数学考试也不冒尖。杜女士认为儿子是文科脑子,于是决定主攻英语。“我每晚辅导他三个小时,这么小就学"新概念"了。”她还把儿子送进了著名的英语强化班,结果,儿子又吊车尾了。
长期这样折腾,儿子和她自己都苦不堪言,老公也对她有怨言,原本感情很好的两个人开始当着孩子的面恶语相向。“小孩在学校成绩越来越差,后来我干脆放手了!”令她意外的是,儿子在自主学习以后,成绩反而有所提升。由于回归了工作,杜女士最近还升职了。现在每天儿子睡觉后,她都会回放《虎妈猫爸》,就像看自己的故事一样,会常常跟着流泪,庆幸的是,她及时回头了。
她认为
名校的孩子什么都好
"虎妈"觉得第一小学的孩子什么都好,我也是觉得名校的孩子什么都好。”顾女士的儿子今年大班升小学,这一年多来,她一直托人想把孩子弄到鼓楼区或玄武区的名牌小学。看着名校孩子的神气模样,顾女士觉得,儿子跟他们才是一类人。
“我听说名牌小学招生考的是综合素质,不是什么拼音、数学,而是那些脑筋急转弯、才艺表演,还要运动能力强,自理能力强。”按着她打听来的消息,顾女士给儿子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自信孩子肯定能讨得面试老师的喜欢。“可是后来听说不能跨区择校,我只能在本区努力了,但我们区的学校实力一般。”顾女士急得六神无主,“现在买学区房还来得及吗?”她想让两边老人也凑凑钱,看能不能赶紧买套学区房。
“我觉得她离"虎妈"不远了。”顾女士丈夫说,妻子对儿子的期望值这么高,让他压力很大。“下班回来想陪儿子玩玩,却被说是带坏了儿子!”他说,和剧中“猫爸”境遇差不多,感觉电视剧拿他家的事儿取材了。
让孩子做成功的人
还是快乐的人?
剧中的“虎妈”赵薇和“猫爸”佟大为在回答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虎妈”的答案是成为“成功的人”,“猫爸”的答案是成为“快乐的人”。这道选择题,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