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孕妇容易出现产后大出血?
1、经常流产的孕妇
因为流产容易使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感染,患子宫内膜炎的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而且流产次数越多,几率越大。
2、分娩时过于紧张
如果产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就会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造成产后大出血。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可以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子宫收缩流血迅速减少。如果准妈妈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3、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
经过长时间的分娩,产妇会十分疲惫,甚至衰竭,因而可能会造成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所以当产妇长时间分娩不出时,务必让医生采取措施。分娩前的阵痛、麻醉,最好与医生做一个沟通。
4、胎盘异常
这种情况出现在二胎的孕妇身上比较多,尤其是那些刚生完头胎后匆忙孕上二胎的,尤其需要注意。具体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5、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
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孕妇如何预防产后大出血?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产妇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患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跟医生说明情况,并提前入院待产,还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备好血,以防在分娩时发生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