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奶粉的特点

2015-05-26 人工喂养 264人浏览

早产儿奶粉进入国内大约已有6—7年的时间,目前全部为国外产品,但数量有限。早产儿奶粉作为特殊营养食品需求量很低,不能像普通婴儿奶粉一样进入各级市场,而且这种产品配方特殊,原料质量要求高,卫生指标要求严格,加工难度大,而且售价又不能太高,生产前还必须进行严格的标准和配方审查,产品出来后还要进行临床喂养试验,而且耗资需要70—100万元人民币。目前,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研制、生产的早产儿奶粉。早产儿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这些成分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虽然早产儿在新生儿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却需要投入更大的精神去关怀,所以早产儿奶粉也应有一定的购买市场。

人类正常妊娠期从母亲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为期280天。妊娠期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妊娠期32周(224天)则为极度早产儿。不管其孕期长短,出生体重2500g称为低出生体重儿(LBW),出生体重在1000~1499间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L),出生体重1000g为超极低出生体重儿(ELBL)。参照特定人群调查提供的宫内生长发育曲线,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可得知其在官内的发育是否合适。出生体重在同一人群中同胎龄出生体重的第十至第九十百分位之间为适于胎龄儿(AGA),出生体重大于第九十百分位或小于第十百分位分别称为大于胎龄儿(LGA)及小于肪龄儿(SGA),这定义并不包括20%新生儿有异常的过大或过小,而是用来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高危儿诸如糖尿病母亲的孩子和存在官内生长迟缓的新生儿。

要获得准确的孕周的流行病学资料比出生体重困难。在不同种族、不同人种、不同社会经济阶层小,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的发生率不同。例如:在英国和美国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为7%、1%、0.3%,在日本及北欧的挪威、瑞典三个国家发生率要低些,1980~1981年在中国香港地区的调查表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勺西方相似(7.45%),但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则低,分别为0.69%、0.14%。在美国,华人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其他种族的低,这情况是否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或二者相结合所致,目前尚不明确。

许多早产病因不明,但其发生与以下闭素有关:

第一,母亲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条件差、营养不良以及母亲年龄16岁或>35岁;

第二,孕期妇女患急性发热性疾病(如尿路感染)以及慢性心肺疾病,较易引起早产;

第三,产科并发症.例如羊膜早破和多胎妊娠,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近年来可通过治疗(如药物诱导排卵、体外受精)导致多胎妊娠;

第四,妇产科因素,子宫颈瘤行锥形切除术后引起子官颈内门松弛或先天松弛、羊水过多、子宫畸形、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

第五,绒毛膜炎症,50%~80%早产与绒毛肠炎症有关,其病原体可以是由大肠杆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解脲脲支原体、人类支原体等;第六,相当数量早产是由于产科的干预所致,此干预是由于母亲或胎儿有危险,但允许继续妊娠,常见例子是先兆子痫及产前出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