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烧怎么办

2012-11-13 新生儿疾病 1454人浏览

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除感染因素外,环境过热、失水均可引起发烧。可靠的依据是体温,当体温超过37℃时应视为发烧,并伴随面红、烦躁、呼吸急促、吃奶时口鼻出气热、手脚发烫等表明是发烧。体温不超过38℃时不要随便服药,应采用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1、调整室温22℃~24℃左右;

2、打开包被,解开衣服以散热;

3、用温水洗澡;给宝宝喂些温开水。

4、体温升至39℃可短时在宝宝头下枕一个冷水袋(非冰袋),肚皮上放置温湿毛巾,用温水沾湿孩子前额、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走行处,不宜采用酒精浴。发烧严重者及感染引起的发烧应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不要自行随便用药。

出生1~3个月的宝宝发烧的原因多为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引起,如感冒、肺炎等、中耳炎、淋巴结炎及皮肤发炎。此时,要:

1、体温低于39℃时多喂水,多休息;

2、采用酒精浴,具体做法是将75%的酒精或60°左右的白酒中兑入一倍的温水,用小毛巾沾拭腋下、颈部和腹股沟部位。

3、体温高于39℃时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病毒感染时引起的发热可持续3~5天甚至一周,只要诊断明确就要耐下心来护理,连续跑几家医院不仅不利于宝宝休息,还会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机会,如果重复应用同类药易使体温下降过快,甚至导致虚脱而危及生命。

防止新生儿发热

病症: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可伴随环境温度而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会产生脱水热;此外如有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时也可引起发热。平时应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咀唇轻触孩子的额部,有发热感;患儿口腔温度高,哺乳时母亲奶头有灼热感。

处理方法:对于初生儿发热,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无需服药,要注意观察;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应使室内通风换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若属脱水热,可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在小儿发热出现烦躁、惊厥时可适当应用慎惊药物。要加强营养和护理,当体温超过39℃,要作物理降温,可将冰袋、冷水袋置于小儿的前额、枕部,亦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办法辅助治疗。若小儿发热且伴有嗜睡、惊厥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孩子用退热药,不同于成人,不要盲目的给孩子服用退热药,新生儿发生发热症状,一定要去及时去医生诊治,否则后果则很严重。

防止新生儿感冒

病症:感冒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若不及时处理,轻则由于鼻塞引起呼吸和哺乳困难,重则并发肺炎,故对初生儿感冒一定要积极防治。

处理方法:当宝宝有感冒症状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去找医生,在感冒有鼻塞影响吸吮时,可在喂奶前用0.25%~0.5%麻黄素滴鼻;如伴有发热,要使用抗菌素。当然这些都得在医生的诊治下使用,不可盲目的给孩子自行“治疗”。

防止新生儿感冒,预防很重要,卧室要空气流通,禁止患感冒的人接触小儿,母亲如有呼吸道感染时,应少接触小儿,并在喂奶时戴上口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