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带组织嫩,长期过度用声易发生水肿。声带炎症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声带小结甚至声带息肉,严重的需手术治疗。家长平时应尽量让孩子少吃过咸、过辣的食物,特别是已经出现声嘶的孩子,更不要吃烧烤、油炸等容易上火的东西。对父母来说,孩子清脆的童声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可是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五官科,却常年有一群特殊的小患者,他们并没有同龄孩子般甜美的童声,而是拥有一副让父母担忧的“鸭公嗓”。该院五官科主任医师麦飞指出,孩子平时过于任性,习惯大声哭闹,或是在唱歌、读课文时不懂保护自己的嗓子,都可能因用声过度导致声带水肿。如果控制不当,声带炎症还可转为慢性喉炎,并出现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严重的甚至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用声过度4岁男孩变“鸭公嗓”。晨晨在家是个任性的“小皇帝”,平时总是喜欢扯着嗓门大声说话,稍不如意更又哭又闹。最近,晨晨的妈妈惊奇地发现,儿子原本可爱的童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嘶哑的“鸭公嗓”,这种嘶哑的嗓音持续了一个多月仍不见好转。医生检查后发现,由于长期用声过度,晨晨的声带已经出现了炎症和水肿,如果控制不当,水肿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那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分析
儿童声带组织嫩摩擦过多易水肿。从解剖学上来说,凡是能引起声门运动、声带张力及声带结构出现异常的,都会引起声音嘶哑。因喉咙问题前往该院五官科就诊的儿童中,约有四分之一都存在声音嘶哑的问题,其中尤以三四岁左右、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为主。大声哭喊可损伤声带。现在一些被家长宠坏的“小公主”、“小皇帝”,稍不如意就大声哭喊,威逼大人妥协,这些不良的用声习惯,都可引起声嘶。
危害
声嘶未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喉炎。如果孩子出现声嘶后能让声带及时休息,再加上一些辅助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恢复原来的童声。但如果声嘶后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或治疗不彻底,则可能转为慢性喉炎,恢复起来困难较大。此外,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也容易导致慢性喉炎。长时间鼻塞、流鼻涕、张口呼吸以及炎症分泌物刺激喉部黏膜等,都容易使孩子的声带充血、水肿,时间久了可引起声带肥厚或声带小结,甚至发展为声带息肉。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预防
学会有控制地发声,少吃油炸烧烤食品。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声生理状态,避免损伤声带,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冷静从容的生活习惯,遇事不怒,不高声呼叫,说话时学会有控制地发声。对于有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的孩子,如果出现声嘶并伴有呼吸困难,出现“犬吠”样咳嗽时,应尽快到医院请医生诊治,切勿延误治疗的时机。此外,对喉炎的治疗应该要彻底,以免发展成为慢性喉炎。
先天性疾病也可引起声嘶。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喉下垂、先天性喉狭窄、先天性声带麻痹等,也会导致孩子声嘶。患有这些先天性疾病的宝宝,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哭声,部分孩子到了两三个月大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警示
先天性疾病也可引起声嘶。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喉下垂、先天性喉狭窄、先天性声带麻痹等,也会导致孩子声嘶。患有这些先天性疾病的宝宝,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哭声,部分孩子到了两三个月大时症状会更加明显。比如,有些宝宝呼吸时能听到一种很特殊的声音,好像鸡叫一样。还有的宝宝胸口凹陷,哭声很小、很沙哑或根本哭不出声,如果家长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