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两大乳企的污染风波尚未平息。8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完达山乳业公司自检发现从西部乳业公司进口的两批390公斤乳铁蛋白中检出硝酸盐含量超标。8月20日,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谈到烂摊子时表示,此次事件时机不佳。
此次事件由中国乳企一手掀出。8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完达山乳业公司在自检中,发现从西部乳业公司进口的两批390公斤乳铁蛋白中检出硝酸盐含量超标。与恒天然“自曝家丑”不同,在西部乳业自身多次内部检测中,均查出硝酸盐超标。有专家指出,西部乳业可能用抽检代替了批批检测,因此存在漏报的可能。
西部乳业的内部检测制度,受到外界质疑。而作为仅次于恒天然的新西兰第二大乳企,西部乳业成立已有76年的历史,其所生产的85%的乳制品和原料被出口至全世界40多个国家。2012年,营业总额达到5.34亿美元。据了解,国内外多家高端奶粉企业均从西部乳业购买原料,而此次原料出事,也让供应链上的公司“颇为受伤”。
记者更是发现,涉事其中的另一家新西兰乳企Tatua Cooperative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将含有三聚氰胺的乳铁蛋白出口到中国和韩国。尽管面对外界质疑,但西部乳业的态度却颇为傲慢。8月20日,时代周报记者要求对方提供中国客户的名单以及更详细的污染情况说明时,被西部乳业的公关部门拒绝。
更为严重的是,恒天然和西部乳业相继出事,给“世界奶源地”新西兰的乳业带来了重创,随着我国对新西兰奶品“进口禁止令”的出台,世界范围内对于新西兰奶制品的拷问才刚刚开始。
抽检代替批批检测相对于西部乳业的傲慢,新西兰官方反应可谓迅速。8月20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被检出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的两个批次乳铁蛋白由西部乳业公司位于南岛西岸霍基蒂卡的工厂生产,总重量为390公斤。这两个批次问题产品的硝酸盐含量分别是61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和2190ppm,分别超标3倍和13.6倍。而经记者核查确认,涉及的新西兰产品均未进入流通、消费环节。
国家质检总局已要求相关检验检疫机构封存了问题产品,同时决定暂停进口新西兰西部乳业公司生产的乳铁蛋白,要求所有来自新西兰其他企业的乳铁蛋白及西部乳业公司的其他乳制品进口时提供硝酸盐检测报告。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硝酸盐经常被使用在香肠等肉类加工食品中,使之保持色泽新鲜。据原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彭珊珊教授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硝酸盐本身对身体伤害不大。但是当温度稍有变化,比如在人体内,硝酸盐就会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物质,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另外,亚硝酸盐还是一种强致癌物,这是消化系统癌变的罪魁恶首。也是因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巨大危害,在乳制品中硝酸盐是必检项目。
对于此次硝酸盐超标的原因,西部乳品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德·奎因表示,这两个批次的乳铁蛋白硝酸盐含量超标可能就是由加工厂使用的清洁剂残留造成,在生产新一批产品前并未将残留清洁剂冲洗干净。而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在出口前进行的公司例行检测中,这两批乳铁蛋白未被检出问题。之后,这些产品悉数被运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