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婴幼儿奶粉行业“最严奶粉新规”的换证审核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截止到5月31日,若无法取得新的生产许可证,将无法继续生产销售婴幼儿奶粉。目前,国内共有127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其中约45家已获得新的生产许可证。然而,仍有约三分之一的乳企无法取得许可证,面临停产或淘汰出局的境地。
据了解,2013年12月25日,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正式实施,其中设定了更加严格的审查项目和许可条件。重要变化之一是配方减少。企业不得使用相同的原料、辅料构成的同一种配方生产不同产品名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例如,上海有4家婴幼儿乳粉企业,其中3家减少了配方种类,只剩下21、33、33种。此外,细则还要求企业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严格信息化管理和产品追溯及召回制度等。这些要求使得很多企业面临诸多困难,有些企业甚至直接放弃了对新证的申请。
对于新政,广州地区乳业制品企业多美滋中国区总经理包博睿表示,这次审核是最严格的一次。多美滋的追溯系统在此次整改中得到了提升。从20年前建厂以来,多美滋已经建立了追溯系统,包括供应商、原料、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发货等信息。然而,上海食药监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追溯关键生产信息,上下游全部追溯到并公开,监控还要与食药监联网,对生产车间、仓库等实时监控,物流环节对物流车都要有GPS定位,全程把关。目前,多美滋的追溯系统已涵盖了成品的名称、批号、外观等常规项目,还将原料来源、检验报告、检验结果等一一公示,同时延伸至经销商层面,消费者可查询到经销商的名称和所在省份。
据王丁棉介绍,全国仅有45家已拿到新证,广州地区原有十家乳业制品企业,其中雅培已撤离。目前,已经确认没有通过的有施恩、高培以及花都某家乳企。王丁棉表示,这些企业正在积极备战第二轮乳粉许可证。他认为,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可能存在,不仅仅是广东省。
文章来源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