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在季节变化期间,孩子容易生病,但有时孩子生病的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反复呼吸道感染。要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对于2岁以内的小孩子,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6岁至12岁的孩子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这类孩子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主要表现为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感染不能及时控制,很容易导致感染扩散,进而引发气管炎或肺炎。对于这类孩子,应加强防范,及时就医治疗。
2. 2岁以内的小孩子各系统器官仍在迅速发育期,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分泌型IgA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而血清IgA抗体在6个月至6岁时仍在较低水平,到少年时期才达到成人水平。当分泌型IgA缺乏时,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此外,这类孩子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差,难以有效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颗粒。
3. 部分患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因室缺、房缺及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循环内血量显著减少,肺循环长期淤血,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先天性纤毛功能异常,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疾病,因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防御功能障碍,或因呼吸器官本身发育障碍,功能不全,易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某些遗传因素影响。营养状况、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缺乏也可能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方法:
1. 对于易感儿,治疗上有很多方法。在宝宝被感染的阶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对症治疗,服用一些常用的感冒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宝宝体质虚弱,因此清热苦寒的药物不宜久服,解热退热的西药量也不宜过大,如果出汗太多,宝宝的体质就会更加虚弱。
2. 在宝宝疾病恢复期,要注意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达到增强体质、减少反复感染的目的。
3. 可居家采用一些简单易行、可行性强的治疗方法。对于流涕、鼻塞的宝宝,可取羌活、荆芥、柴胡各15g,加连须葱头100g及连皮生姜15g,用水煎煮20分钟;然后,将药液置于浴盆中,待水温适宜后给宝宝进行洗浴,每天1次。
4. 可采用中医手法治疗,选用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身体免疫功能,平衡阴阳,祛风解表。对于感冒发热不退的宝宝,可推天柱,清天河水,推下六府;对于伴有咳嗽的宝宝,可加运八卦,揉天突,揉膻中各100次;对于流清涕、鼻塞严重的宝宝,可推三关穴200次,揉迎香穴50次,拿肩井穴5次。每天揉捏脊,可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强,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每天3-5次。
5. 对于经常容易出汗的易感儿,平时可常服用一些“玉屏风散”,以达到固表止汗、补气的作用。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这些食物清痰、去火又通便。多吃益肺化痰的食物如猪、牛、羊肺脏及枇杷、橘子、梨、百合、大枣、莲子、杏仁、核桃等。病重期宜少量多餐,给予营养充分、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水果汁等。忌海腥油腻食物如海虾、蟹、带鱼、黄鱼及肥肉等,容易多痰且会引发哮喘。辛辣之物如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均能刺激呼吸道使症状加重。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