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时,感冒发烧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些孩子吃了药,打了针,但病情仍然反复。家长们对此感到困惑,孩子并没有感冒迹象,为什么总是生病呢?对此,儿科专家解释说,孩子感冒有时与饮食习惯有关。
家长们认为肉、蛋、奶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最具营养价值,因此经常让孩子大量吃肉喝奶以提高身体抵抗力,避免感冒。实际上,这样反而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感冒风险。
小儿肠胃发育不成熟,饮食过量会导致肠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食物长时间停留在体内,会产生内热,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这种内热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导致感冒。此外,膨化类、油炸类零食食用过多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便秘也是引发小儿感冒的原因之一。冬季小儿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加上小儿没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很容易出现便秘。便秘会使病毒长时间停留在肠胃,导致感冒的发生、反复和加重。
为了防治感冒,需要合理饮食、多运动。家长们应关注孩子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米、面、蔬菜水果等。避免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摄入粗纤维和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蜂蜜、香蕉等。
如果孩子出现积食现象,家长可以暂时让孩子少吃一两顿,适当吃些清淡食物。此外,家长可以在家常备一些助消化的中成药,如小儿消积口服液、保和丸、化积丸等,帮助孩子消减积食之苦。
此外,家长还应培养小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以排出体内毒素。虽然天冷,也要让孩子多进行运动锻炼,增强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