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和延长。1岁左右的儿童,他们的记忆范围较小,只能认出妈妈和亲人,然后逐渐学会认识周围的事物。然而,这些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短,例如,如果与他们一起生活的亲人离开一个月后再相见,他们可能就不认识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但很快就忘记了。
2、儿童记忆缺乏目的性。在上学前,他们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他们只对形象鲜明、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强烈情绪体验的事情能记住。要将年幼的儿童记忆专门作为有目的的活动是困难的。
3、成人的记忆方法通常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屏弃非主要部分,进行意义识记。然而,儿童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他们不会进行这种分析,较多地对事物表面进行机械识记。例如,成人记住一个人的相貌特征,而儿童记住的是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然而,学前儿童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识记,他们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
4、儿童记忆的不精确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年幼儿童记忆的不精确表现在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他只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又如,一个母亲问幼儿园回来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儿园看你了吗?他回答说是的,实际上他舅舅今天没有来而是前几天来过,他被母亲一问就认为今天来过了。这是由于记忆不精确,加上以臆想来补充记忆而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