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上的小孔:了解因及护理方法

2023-11-01 08:32:25 作者:sn_yy 149人浏览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许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许多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在耳朵上出现一个小孔,被称为“富贵孔”。老人们认为这是富贵和智慧的象征,但实际上,这个小孔被称为“耳前瘘管”。那么,孩子耳朵上出现孔的原因是什么呢?

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通常在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遗传特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瘘管通常位于耳轮脚前,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在耳廓三角窝或耳甲腔部。先天性耳前瘘管可分为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

耳前瘘管一般无症状。在按压时,可能会有少许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样物从瘘口溢出,使局部感到痒不适。无症状或无感染的患者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出现局部搔痒、分泌物溢出等症状,则应进行手术切除。

宝宝耳朵上的小孔:了解因及护理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这个小孔通向未知的颅内耳前瘘管,不能随意挤压。轻轻挤压耳前瘘管时,可能会排出白色分泌物。

然而,有些妈妈看到孩子耳朵上的“富贵孔”里有脏东西就不断挤压,这种做法不仅不卫生,还可能导致感染问题。例如,湖南永州的一位妈妈,看到孩子轩轩的耳前瘘管总是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就试图用手挤压出来。然而,这一挤压却引发了感染,导致轩轩的耳朵突然肿胀。医生检查后发现,轩轩的耳朵感染了耳前瘘管,并迅速进行了手术排脓和抗生素治疗。等到轩轩的炎症消退后,又进行了耳前瘘管切除手术。

耳前瘘管如何处理?耳前瘘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大部分孩子不会发生炎症感染。然而,如果发生炎症感染,则可能是因为耳前瘘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瘘管发炎。有些家长反映,用手挤压耳前瘘管后,孩子会感染。

医生解释说,原本管道是通畅的,但受到外力挤压后,反而把管道压扁了或是变形了,导致管道梗阻,管道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去,后面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同时,挤压也会导致炎症的扩散,加重感染症状。此外,手上携带大量细菌,家长用手挤压,发生感染概率增高。

对于有耳前瘘管的孩子,游泳、洗澡等活动仍可进行,但建议尽量避免与水接触,保持耳部干燥。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