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最好不用或少用紫药水。紫药水的毒副作用通常表现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两种。全身反应包括烦躁不安、易激怒、哭闹、夜寐不宁、严重的可有流涎、音哑、吞咽困难、气促甚至呼吸困难。局部反应则表现为涂药周围皮肤潮红、搔痒或皮疹,若涂于口腔可见牙龈、舌头、口腔粘膜潮红溃疡,或出现灰白色斑块样病变,擦去斑块后局部有渗血创面,有的甚至出现舌体肿大、增厚等。
英国卫生部门对紫药水的使用范围和包装说明已作了新规定。规定中将紫药水的使用范围缩小到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而且严禁内服,严禁涂抹于口腔、肛门、尿路等黏膜处或破损的皮肤伤口上,以防诱发癌症。虽然国内还未发现有人因涂抹紫药水而致癌,但用量需严格掌握。
紫药水是临床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收敛作用,但使用不当时也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对婴幼儿而言更是如此。其原因有:1.紫药水使用浓度过高;2.用量过大,如涂抹面积过大、涂抹次数过多;3.婴幼儿皮肤娇嫩,对外界刺激适应能力差;4.过敏体质,发生过敏反应。
医生建议:婴幼儿最好不用或少用紫药水。必须要用时,则应注意紫药水的浓度不可过高,应限于0.5%-1%,用药次数为每天1次-3次,涂抹范围局限于病灶周围,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此外,过敏体质及已有过过敏反应者不宜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