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走亲戚时,父母总是要求我们喊人、学礼貌、和人打招呼。我们都会经历过这样的经历,并将其传递给孩子。然而,孩子不打招呼是很不对的,他们害怕与人打招呼。我们为什么会感到郁闷、不公平?是因为孩子害怕被打招呼,所以他们会选择不喊人。孩子不打招呼还怕父母批评,这会让孩子产生罪恶感。
台湾教育博士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长大后就会过度虚荣或过度自卑。长大后不能正视自己的感情的孩子,原本是独立的个体,但在被大人逼迫时,却不得不屈从于强大的父母。他们害怕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说‘没礼貌、不听话、丢脸’,宁愿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迎合父母。长此以往,孩子觉得不应该正视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很正常,日后也不会正视他人的想法、情绪和感觉。这样的轮回,会让孩子变得冷漠,既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也不会和别人产生情感共鸣。”
为了让孩子学会礼貌,我们可以私下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并寻求适合孩子的方法。家长应以身作则,遇到熟人、邻居、朋友时,尽量和对方热情地打招呼。这样的态度,让孩子会默默记住父母的态度。孩子长大后,也会更加有自信。
此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多与同龄小朋友接触,帮助他们克服害羞心理。在孩子拒绝打招呼时,要理解他们可能还在熟悉和适应新环境,不要强迫他们。当孩子有进步时,要给予适度表扬和鼓励。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拒绝和别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害怕,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等,让他们逐渐适应社交环境。
总之,要教育孩子学会礼貌,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尊重他人,关注孩子的感受。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让他们在社交环境中更自信地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