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今的独生子来说,找玩伴确实是个难题。因此,一些父母开始寻求通过订娃娃亲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类旨在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半开玩笑式的娃娃亲在年轻父母中颇受欢迎。最近,某网站举办的青梅竹马娃娃亲比赛中,80多对1岁到8岁的男孩和女孩成功匹配。这种匹配成功后,娃娃亲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平常以亲家互称,周末两家一起出游。对于这类趣味性娃娃亲,你怎么看?你是否尝试过为孩子寻找玩伴?
飞鱼,二十七岁,公司员工。我不会认可那样的作法。都说如今的孩子容易成熟,但父母订娃娃亲的作法却是在加速和催化反应孩子的成熟。对于这件事,我深有感触。小时候,邻居的姥姥认我做了她的孙媳妇,此后两家成年人一直开玩笑称亲家,还称两个小朋友是“小目标”。直到上中学时,大家有时候还拿这件事情开玩笑,我感到很不舒服。原本能够跟邻居的亲哥哥变成很好的玩伴,却因为怕成年人嘲笑,总远远绕开。如今,因为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巧的是,公司里跟我同一环节生宝宝的人很多,因此,大家从做孕妈妈时就开始互相交换信息,如今经常带着这些小宝宝们一起出游。我觉得那样的出游不仅让独生子不再孤单,也让我与好多个朋友的关联更加亲密无间,这也算得上趁孩子搞社交媒体吧。
吴智薇,34岁,公司员工。我绝不会在孩子面前互称亲家。我也跟朋友订过这类口头娃娃亲,并且还订了一家。但我有个原则:绝不会在孩子面前喊出“亲家”这类词句。我明白了那样的娃娃亲实际上只是我们成人的游戏,互攀“亲家”只是我们自己的念头,不应该强加于孩子头顶。我觉得只需掌握好这一点,给孩子订些娃娃亲也无妨。毕竟,两个家庭的出游组成比一个家庭要来的省劲和更容易搭配。像上个月,我觉得带孩子去苏州乐园玩,但丈夫却没空。我便联系了我的一号准媳妇家中,“亲家”跟我一拍即合。我们在苏州乐园玩得乐此不疲。要不是有“亲家”一同前去,我想我一个人带孩子玩一定会太忙,如今不仅省劲,孩子还有一个玩伴能够传递快乐,那种快乐似乎翻倍了。
圆桌朋友们谈。实际上,找玩伴没有必要以订娃娃亲的方法来处理,别给天真烂漫的儿童披上成年人的外套。而且,我认为男孩儿和小姑娘的爱好有所不同,我想和志同道合的小孩子一起玩应该会更尽情一些。玩伴的决定权应该交到孩子手中。尽管订娃娃亲中有很多玩笑话成分,但不必太小看孩子的智力,别让今天的玩笑话成为明天的难堪。
订娃娃亲?这与其说为了更好地给孩子找寻一个玩伴,还倒不如说是年轻父母为了更好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而采用的新方式。想象一下,这些匹配成功的孩子有些甚至连说话都困难,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仅仅年轻父母的社交媒体新方式而已。
这类趣味性娃娃亲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思维尚未完善,这样的作法可能会间接地欺骗孩子成年人后对婚姻生活的看法,又违反了孩子自己找玩伴的意向。找玩伴原本就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应该重视他们,不必连找玩伴都需要父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