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身上出现红点的情况并不罕见,有些人认为是湿疹,有些人则认为是奶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奶藓呢?其实,奶藓并非严重的皮肤病,而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只要注意清洁卫生,轻度的奶藓是可以治愈的。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3个月内,奶藓通常会逐渐减轻,直到1-2岁时症状才消失。
然而,奶藓的发生原因可能与过敏有关。患儿具有先天性过敏体质,其皮肤对体内外致敏因子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别是对某些物质易于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对于以奶类食品为主食的婴儿来说,如果得了奶藓,就不能再吃奶了。要寻找过敏源,例如牛奶、母乳或添加的辅食。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对于已经确诊为奶藓的宝宝,可以暂时不用药物治疗,而是涂抹一些有润滑作用的宝宝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如果瘙痒症状非常严重,宝宝抓挠、哭闹,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另外,可以在家用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熬成水,晾凉后过滤,用凉湿毛巾蘸一点,给宝宝擦敷患处。
但使用外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因为不适当的药物会使皮肤发生过敏,导致湿疹加重,更难治疗。因此,在使用外用药之前,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奶藓的症状包括皮肤红斑、丘疹,头皮或眉部常有油腻性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轻者仅有浅红的斑片,伴有少量脱屑。重者则会出现红斑、水疱、糜烂,不断蔓延扩大。如果过分地搔抓、摩擦、洗烫,则创面会加重,渗出会增多,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奶藓多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1-3个月内,通常在1-2岁时症状减轻、痊愈。
综上所述,奶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用药治疗。但一旦出现严重的瘙痒症状,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此外,在治疗奶藓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