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调皮捣蛋,让家长们头疼不已,但这是正常的成长现象。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呢?首先,精力充沛的孩子总是活跃好动,喜欢上蹿下跳、爬树钻洞,爱敲敲打打、乱翻东西、拆卸玩具。他们的好奇心强,总是缠着大人,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都是0-6岁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因为他们正处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敏感期,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对肢体动作的控制不精确,自控力不强。
其次,孩子们渴望获得关注。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幼儿中,35%-45%都是留守儿童;在城市里,70%-80%的家长忙于工作与娱乐,没空陪伴孩子。比如,朋友家4岁的宝宝萌萌,一打开电脑工作,萌萌就会“啪嗒”一声把显示屏扣下,甚至还把水泼在电脑上。萌萌说:“爸爸总是忙工作不理我,电脑坏了爸爸就可以陪我玩了!”实际上,绝大多数调皮的孩子内心都感到孤独寂寞,他们只是想告诉父母:“快陪陪我、哄哄我、抱抱我、看看我!”
第三,孩子们可能不知道规则。当孩子闯祸后,家长在教训孩子前可以先问问自己: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受罚、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吗?之前有没有教过孩子这些道理?如果教过这些规则,为什么孩子还会重复犯错?是教的方法不对还是另有隐情?没有教好规矩的孩子,常常会模仿他人的行为。比如,2岁多的糖糖经常目睹爸爸妈妈吵架,她不高兴也会大吼大叫、说脏话来发泄情绪。3岁的童童看到爸爸抽烟,于是也学着爸爸把烟叼到嘴上,尝试用打火机点燃。4岁的多多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公共场所总是喧哗插队。他说,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呀!
最后,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们理解并尊重规则,同时也要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与其在事后责怪孩子,家长们不如在日常中做好两件事,从根源上解决孩子顽皮的问题。一是客观、理智看待孩子的淘气行为,对症下药,引导教育孩子向善。二是尝试发现淘气行为中蕴藏的可贵之处,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