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很多爸爸妈妈依然懵懵懂懂,可能导致宝宝缺钙、或过量补钙和维生素D。宝宝补钙存在哪些误区?宝宝怎样补钙才科学合理?针对这些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孙云霞为我们解答。
首先,我们了解到人体对钙的需求是随着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不同阶段的宝宝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也不同。例如,1-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补充300毫克钙,而人工喂养儿需补充400毫克。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个数值也会有所调整。
接下来,我们了解到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并不强调额外补充钙。因为母乳中钙和磷的比例最合适于钙的吸收。然而,哺乳期的母亲自身应补钙充足。如果乳母膳食中钙供给不足,乳汁分泌高峰时的母体钙代谢常处于负平衡状态,就需要动用母体骨骼组织中的钙贮备,以维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乳母常因此而患骨质疏松症。因此,哺乳的妈妈必须每日供给1.2-1.5克以上的钙才能维持钙平衡。此外,哺乳的妈妈还需适当补充鱼肝油或其他维生素D制剂。
对于混合或人工喂养的宝宝,钙剂的补充量应根据宝宝每天摄入的奶量而定。市场上的配方奶粉中添加维生素D和钙的量各异,因此,宝宝是否需要补钙需视情况而定。如果宝宝每天能摄取700-750毫升的配方奶,这时钙的摄入基本是充足的,但这时如果父母还添加钙片,则会造成重复叠加,只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断奶后的宝宝因奶量大大减少,生长发育需要的钙量却在增加,所以要增加食用含钙食品。
然而,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钙是天天补,但孩子的钙却依旧缺?孙云霞强调,要提高宝宝补钙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补钙的同时适量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宝宝对膳食中钙的吸收还达不到10%。其次,服用方法要合适。由于肠蠕动的特点,口服钙后4个小时左右完成吸收,一次性大量补钙,钙吸收率只有25%左右,而分次小量补钙吸收率可以提高。此外,部分父母将钙剂混合在牛奶、果汁、米汤等食物中喂养,这种做法只会使钙的吸收率下降。钙剂最好在饭后1-1.5小时单独服用,如果每天只服用一次,那每晚临睡前服用最好。最后,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是最好的天然钙吸收促进剂。晒太阳能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宝宝满月后就可以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了,刚开始10-15分钟,然后渐渐延长到每天2小时左右。宝宝晒太阳最好不要在强光下直晒,以防晒伤皮肤,宜在树荫下或房檐下晒太阳;时间最好选择上午9点以前,下午5点以后,阳光会变得弱一些;不要直晒宝宝的眼睛与生殖器,晒太阳后更不要忘记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