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爱好——钻桌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总是充满欢乐。那么,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在桌底钻来钻去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游戏图式”这一心理学概念。它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最初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得到应用。然而,皮亚杰发现,这个概念在婴幼儿的行为模式中也有所体现。游戏图式是指儿童在日常行为中经常重复的一种行为模式。在游戏中,孩子会不断重复这些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他们的想法和思考。
当我们观察孩子钻桌底的行为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探索空间和结构,了解自己和空间、物品的关系。他们会思考:“这个桌底的空间有多大?我的身体有多大?我能顺利穿过去吗?”(用眼睛和感知预测空间)“我要试试看!我果然可以穿过去!”(用身体丈量和感知空间)。根据桌底的高度大小,孩子会调整自己的动作,展现出他们对高度、大小、距离的认知和理解。
孩子在不断地探索和感知过程中,会对占据相对封闭的空间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的“游戏图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级、重组。他们会“创建”空间来达到探索的目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玩法。比如,他们可能会将游泳圈套在自己的身上,或者用纸箱子构造出自己的专属空间。
这些行为对孩子的大动作发育、自信心建立,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育,都有着极大的好处。因此,我们不建议父母阻止孩子钻桌底。实际上,这个过程可以锻炼他们的四肢协调性,增强他们的空间探索力。此外,对于孩子们来说,“桌底”可能代表的是“安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空间越狭小的地方,安全感反而会越足。如果父母阻止了孩子钻桌底,孩子可能会失去一个强大内心的机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面临许多次这样的探索过程。如果孩子能够很好地探索周围的环境,他们就能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而那些适应不了的孩子,可能会错失许多机会,最终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悬殊。
总之,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游戏图式”,而不是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孩子的成长秘密就藏在他们的“游戏图式”中,我们应该耐心地去了解和引导,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