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何通过宝宝的哭声理解其需求

2023-12-05 09:18:04 作者:sn_lsj 143人浏览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生育帮版权文章

啼哭——这是婴儿独特的语言,他们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与妈妈进行交流。啼哭不仅是婴儿的一种运动方式,还可以帮助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同时,啼哭也是婴儿某些疾病的信号。宝宝啼哭,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有原因的。他以“哭”来表达他此刻的感受和情绪,表达自己的思想,引起你的注意。当胎儿离开母体,降生到人间时,第一件事就是啼哭。这哭声告诉你:“妈妈,我来了!”它使经历了十月怀胎和分娩辛劳的母亲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这哭声还使在胎儿时期尚未用得上的瘪缩的肺叶顿时展开,开始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从此,迈开了人生独立生存的第一步。有人统计过,正常新生儿每天大约睡17~20个小时,清醒而保持安静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清醒而伴有活动的时间为1~2个小时,还有大约1个小时是啼哭的时间。

1. 平坦而断断续续的哭声,有时伴有小嘴啜啜欲食或小嘴寻找奶头的动作,常表示:“妈妈,我饿了!” 2. 试探式的啼哭,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常为干嚎无泪,多是撒娇,想让妈妈来抱抱。 3. 情绪烦躁伴显得有些不耐烦的哭声,是宝宝告诉你:“妈妈,我尿湿了!”“妈妈,我屙‘巴巴’了!”给换尿布后哭声即停止。 4. 爆发性高而尖的哭声往往表示:“妈妈,我痛呀!”——这种疼痛常因突发的打击、针刺或烧灼引起。 5. 哭声短促,单声而低调,伴有咳嗽或呼吸时哮鸣声,鼻翼扇动,发热等,常为支气管炎或肺炎所致。 6. 宝宝吃奶吮吸乳头时,突然把乳头吐出并放声大哭,这样的情况需注意检查口腔是否有炎症或鹅口疮等。 7. 平坦而持续的哭声或烦躁而经常的哭闹,则可能是由身体某些部位的炎症引起的疼痛或不适所致。例如6个月前的宝宝,卧床时间较长,泪水、溢奶或小虫进入耳道而引起炎症。此时宝宝除持续性啼哭外,患耳会拒绝抚摸,或摇头抓耳后哭声更高。检查耳部可见耳内红肿和潮湿。 8. 阵发性剧哭常常是各种肠道急性感染或消化不良引致肠子痉挛的外部表现;如伴有缺水时则哭声无力或嘶哑。急腹症如肠套叠时常表现为突然嚎叫不安,伴以脸色苍白、出汗等症状。 9. 夜间啼哭、睡眠不宁,白天一切正常,又称“夜啼”。可能是因白天睡眠无规律,或衣被过厚等护理不当,或鼻子堵塞引起;稍大的幼儿可能是白天嬉戏过度或受惊吓所致,应找出原因,给予纠正。佝偻病或蛲虫感染也是宝宝夜间哭闹的常见原因。佝偻病儿常伴多汗、易惊、烦躁,头颅呈方形,囟门闭合延慢等。蛲虫感染时,因虫子通常在夜间宝宝入睡后爬至肛门周围产卵,宝宝因肛门瘙痒难忍而哭闹,妈妈若是在此时马上查看,可见肛门周围有白色线状小虫。 10. 声调高而尖、发声急、哭声骤起骤止,往往是由颅内出血或脑水肿引起的所谓“脑性尖叫”。婴儿期因骨缝未闭,颅内压力增高的体征往往不明显,这种尖叫声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警号,如有头部碰撞史或发热伴囟门隆起,应及时找医生进一步检查。 11. 营养不良的小儿常烦躁、好哭,但哭声无力,缺乏正常的生气和音色。 12. 有节律的安详而洪亮的哭声,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常表示宝宝正在“锻炼身体”。此时,确实没有引起啼哭的异常情况,妈妈可放心让宝宝去锻炼锻炼。 13. 特别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患重病时也常有不哭不闹、不吃的表现。这个时候,其实是宝宝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比起“大哭大闹”还可能更严重。做妈妈的要特别细心倾听宝宝的这种特殊语言——啼哭。要学会从哭声中听懂宝宝在向你诉说什么:是饿,是冷,是热,是痛,是尿湿了,是生病了,是在撒娇,抑或在锻炼自己肺部的呼吸运动?

编辑推荐:婴儿14种啼哭是疾病表现,爸爸妈妈需警惕。新生儿哭闹不睡觉的应对方法,新妈妈安抚新生儿哭闹的五个妙招。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