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手足口病已成为威胁大家生活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为了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特性,以便进行对症治疗。预防为主,避免病情恶化。以下,我将为大家了解手足口病的特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儿。发病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秋季和春季是发病的高峰期。此外,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唾沫和飞沫传播的病毒感染可以漂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在人群中传播。因此,在发病季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和小学中流行。
手足口病通常有2-5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全身症状较轻,可能出现低烧、乏力、头痛、干咳、流鼻涕和食欲不振等。之后,在口腔内部和咽喉部等处黏膜会出现疼痛的小泡,周围有红晕,小泡可以相互融合,并迅速破裂,形成白色的糜烂面和浅部溃烂,因为疼痛而影响孩子的进食和吞咽,唾液增多。
皮肤病变常常和口腔内部病变同时或稍后发生,表现为散在或聚集的斑疹或斑丘疹,斑疹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中央为小水疱,呈红褐色椭圆形,水疱像小米粒或扁豆大,独立而不融合,疱壁厚且紧张,一般数日后会干涸结疤。该病大约需要1-2周的时间可以治愈。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痛、腹泻等。
该病的确诊相对容易,但需要与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口炎和多形红斑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首先,要保持口腔健康,用餐后用淡盐水漱口,防止继发感染;内服抗病毒的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治疗原浆、油类等;有继发感染者可以服用抗生素。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暂时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以降低病流行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关于手足口病的一些特性,希望您在了解后,能对手足口病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