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亲和力成为了一种值得重视和评价的品质。如果您的家庭中有害羞的孩子,作为父母,您总是会很担心。实际上,只要能积极地形成社交状况,及时引导,孩子们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能,成为小世界的孩子王!实际上,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社交达人,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帮助他们在扩大社交圈。
陈富美教授表示,许多孩子天生就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交往的程度好到让人大吃一惊的地步,我们不必太担心。然而,对于一些害羞的孩子来说,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设计社交情况,帮助他们逐渐打开心扉,迈出社交的第一步。
积极引导害羞的孩子,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害羞,他们在遇到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时,容易感到退缩和恐惧。有些则是比较成熟的类型,他们在适应过程中会比较慢。无论家里的孩子属于什么类型,父母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创造一个舒适的社交环境,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情况氛围。
通过情境教育,带孩子走出社交的第一步。当孩子不知道如何正常、友善地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时,陈富美教授建议父母要及时介入,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引导。
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在相处过程中有肢体上的攻击行为时,父母应立即制止主动攻击他人的一方,并且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妥当的,例如:“不可以这样做哦,你这样做别人会感到很不愉快,可能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
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遭到其他小朋友以言语或行动拒绝时,例如“我不要跟你玩”,或是玩具被抢走等情况时,父母就不宜直接当场介入了,而应该在事后告诉孩子,妈妈小时候也遇到过相同的情形,当时妈妈是这样处理的:“我不喜欢你抢我的玩具,我想要再玩五分钟。利用同情的办法,向孩子展示适当的反应态度。”
陈富美教授建议,即使孩子害羞也不要太担心。注意以下四个要点,就能有效地克服害羞,快乐地交朋友。1.熟悉环境产生安全感。陌生人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感,所以建议首先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中进行社交活动。例如,在自己家举行家庭聚会,邀请其他同龄的孩子们一起玩,减少孩子的孤独感。2.聚会人数不宜过多。每次聚会邀请太多人也会造成孩子的紧张感,所以可以先从五人以下的小型聚会开始,逐渐让孩子熟悉聚会的氛围。3.点心比玩具更有效。因为孩子们的物权观念还不成熟,所以玩具的冲突。建议由害羞的小主人准备一些茶水点心招待小朋友,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也可以降低彼此发生冲突的几率。4.事先做交流作业。如果聚会活动包括玩具,父母可以事先问孩子,他想拿出什么玩具和其他孩子分享。因为有些玩具让孩子感到特别珍贵,他不想和别人分享,所以他坚持分享,反而伤害了他的心。因此,必须事先做交流作业,以免孩子们在交往中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