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黄疸婴儿的10大注意事项

2023-12-06 14:41:38 作者:sn_lsj 165人浏览

母乳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关注母乳喂养性黄疸。这是俗称“缺乏母乳”的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3-4天出现,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且多见于初产妇的孩子。其可能的成因包括:新生儿摄入了口服葡萄糖液;哺乳不频繁;胎便排出延迟。这些因素导致新生儿缺乏母乳喂养,从而引发黄疸。

针对母乳喂养性黄疸,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母亲需保持频繁哺乳,一天24小时内哺乳次数在8-12次,甚至更多。

2. 需要仔细观察新生儿是否能有效吸吮到乳汁。

3. 注意大便的形状。对于胎便排出延迟的新生儿,可以进行灌肠处理。

4. 限制辅助液体的添加,让婴儿充分摄取乳汁。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生育帮

其次,要了解母乳性黄疸综合症。其发生率约为1%,通常在生后7天左右出现。黄疸可能持续3周到3个月,且多见于经产妇的新生儿。婴儿的全身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关于其成因,专家认为是母乳中的β葡萄糖酰酶在肠道内分裂,增加了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从而使血中胆红素值升高。

针对这种病症,处理方法如下:

1. 首先需要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的病症。

2. 如果胆红素含量不少于20毫克%(342μmol/L),则无需暂停母乳喂养。但如果超过20毫克%(342μmol/L),可以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但母亲需要挤空乳房以防止日后乳汁分泌减少。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文章来源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