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心良苦地尝试在孩子的面前变换角色。然而,要想成功地扮演每一个角色,并非易事。我们不妨以之前提到的四种角色为例,进行分析,了解每种角色中最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和可能产生的角色误差。
1、父母角色:作为与生俱来的角色,我们应当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爱的需求。给孩子充足的爱、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这一角色中最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然而,这一角色容易产生的误差有两点:一是不能给孩子充足、无条件的爱;二是对孩子的娇惯。许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设立了过多的标准,如外貌、健康、聪明、开朗、学习成绩等,一旦孩子与这些词句无关紧要,父母的爱就受到严重影响。同样,娇惯也成为了当代父母一种病态的爱。有标准的爱和娇惯都可能扭曲孩子的内心。近期我还在看《中毒了的父母》,书中写到许多早年缺乏爱和安全性的案例,在成年人时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而在美国监狱的统计数据中,85%的刑事犯儿时没有得到爱的满足。此外,在霍妮的《神经症的文化决定论》一文中,也论述了在初期的儿时经历中,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充足来源于父母的爱,就可能产生不安全依赖、焦虑等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在未来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交方式、情感关系和身心健康。
2、教师角色:当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成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教师时,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需求。传授给孩子日常生活和防范意识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引导和塑造孩子发现、研究、创新的兴趣和才能,传递人生经验,培养优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这一角色容易产生的误差是父母自身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局限造成无法正确对待,甚至有些父母使用了不正确的知识和教育方式,破坏了孩子的本性和好奇心,打击了孩子的信心和勇气。我亲眼见过许多的父母,在孩子做功课或进行某种任务时,会在一旁指指点点,一不顺心就责怪和指责。他们自以为是这是对孩子的“尽职尽责”,却不知道,效果通常得不偿失。不仅让孩子学得毫无兴趣,而且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责任感和主动性。在这个问题上,陶行知老先生早已看得一清二楚。陶老先生最初把孩子称为“小小的研究生、小先生”。他的意思是孩子的研究能力和学习潜力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成年人。陶行知老先生曾经批评那些不了解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你这糊里糊涂的老先生!你的粉笔下有泰利斯,你的鄙夷中有爱迪生的发明。一个不了解真正教育的人,如果想要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除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外,重视和孩子的潜力和学习能力,我认为是最可靠的方法。而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书单推荐,也是弥补父母在教育能力方面不足的一个好方法。”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