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春夏交替,小宝宝腹泻的情况时有发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唐洪梅提醒,一些家长习惯性地使用黄连素作为治疗腹泻的药物,他们认为这样既安全又有效。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让家长们走进了误区。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误区一:黄连素属于中药
黄连素的正式名字是盐酸小檗碱,这是治疗腹泻的有效成分。它是由中药黄连、黄柏等小檗科植物中提取而来,因此在腹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黄连素的化学结构已经被清晰地揭示,其质量可以被严格控制。因此,它被归类为化学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西药。
误区二:腹泻吃了都有效
黄连素口服后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因此能在胃肠道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其治疗腹泻的效果。黄连素对一般细菌只起到微弱的抑制作用,但对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其治疗效果显著且稳定,不会产生耐药性。然而,儿童的腹泻多数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而黄连素并未发现具有抗病毒作用,因此对于病毒性腹泻,使用黄连素治疗是无效的。
误区三:儿童使用安全
并非所有中药都安全,尤其是黄连素,它被归类为西药。如果儿童频繁使用黄连素,可能会引发药疹、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此外,对于中医辨证为虚寒型的小儿腹泻,有经验的中医师并不主张使用黄连素,因为黄连苦寒的性质容易伤及脾胃,可能导致脾胃虚弱,从而引发胃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