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会感到恐慌,因此可能过度治疗。我们需要纠正这种错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发烧的种类。体温升高是小儿疾病时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当体温超过正常时,我们称之为“发烧”。正常小儿的肛温波动于36.9℃~37.5℃之间,后下体温较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正常体温可以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稍有波动,如剧烈运动、寒战、哭闹,气温的改变以及衣服的厚薄皆能引起体温的变化。一般下午体温较清晨为高。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
根据发烧的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种:低烧:指体温在37.5~38C;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高烧:指体温在39.1~40.4℃;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当孩子处于低烧时,家长可以尝试给予孩子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降温。发烧是人体抗病的一种正常反应,对孩子是有益的,只有发热过高才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发热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研究表明,在发热时,人体的免疫功能优于正常体温时,发热还具有一些免疫促进作用,还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
生育帮版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