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十个常见问题解答

2024-02-15 09:27:50 作者:sn_lsjx 128人浏览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

疫苗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在孩子出生后就应该开始进行。接种时,医生会根据疫苗的种类和时间进行指导。关于孩子接种疫苗的时间,医生会在接种卡上做出明确标记。有些家长可能会过于急切,提前带着孩子去卫生站或地段医院接种疫苗。但这种做法并不正确,因为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接种疫苗,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预防接种程序的设置有一定的科学性,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与孩子体内的抗体水平和注射疫苗后抗体的产生,以及抗体的持续时间有关。因此,家长应该按照卫生部门规定的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疫苗,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疫苗接种时间表如下:

1. 一类疫苗:

- 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初种)。 - 1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 2月龄: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和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 3月龄: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和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 4月龄: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和百白破疫苗(第三针)。 - 6月龄:接种百白破疫苗(第四针)和乙肝疫苗(第三针)。 - 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第一针)。 - 9月龄:接种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和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 1岁:接种乙脑疫苗(初种)。 - 1.5至2岁:接种百白破疫苗(加强)和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 - 2岁:接种乙脑疫苗(初种)。 - 3岁:接种百白破疫苗(加强)和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 - 4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 6岁:接种麻疹疫苗(加强针)和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 - 6至12岁:每年接种一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2. 二类疫苗:

-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1针。 -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 带好证件:接种疫苗时,家长需要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的身份证明。当以后在办理入托、入学时都需要查验。

2. 和医生好好谈谈:如果有任何禁忌症或慎用症,让医生准确地知道,以便保护好宝宝的安全,防止宝宝对某种物质过敏,误打疫苗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3. 给宝宝洗澡:准备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把身上的脏东西都洗掉。接种疫苗的当天,最好给宝宝穿清洁宽松的棉质衣服,便于医生施种。

4. 特殊情况需暂缓接种:如果宝宝有不适,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皮肤敏感者等需要暂缓接种。

5. 及时按住针口: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6. 接种疫苗后休息30分钟再离开: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7. 多休息多喝水: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他疾病。

8. 接种疫苗后当天不要洗澡: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9. 不同疫苗的注意事项: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能进食任何温、热的食物或饮品。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可在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热敷以帮助硬结消退。

10. 接种疫苗后会有轻微反应:接种疫苗后如果宝宝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的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文章来源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