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是一种血液疾病,一旦确诊,治疗起来非常棘手。然而,根据病情状况,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的治疗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患者的体质较差,症状严重,病情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如果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可以给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的患者,可以给予退热剂与镇静剂。此外,还需要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其次,抗菌治疗是治疗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的关键。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包括: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结合临床表现及前期治疗反应予以调整;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三联或四联应用的必要性不大);致病菌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投予,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数天。如果有迁徙性病灶,除局部治疗外,全身用药也应酌情延长。
抗菌药物的选择包括葡萄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厌氧菌败血症和真菌败血症。针对不同的细菌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
生育帮版权文章本文由snsnb.com提供
生育帮版权文章此外,还可以酌情选用拮抗炎症介质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如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抑制剂等。局部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性病灶,待成熟后均应及时切开引流。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注入抗菌药。对于有梗阻的胆道、泌尿道感染,应考虑手术解除阻塞。
最后,基础疾病的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基础疾病的治疗同样重要。
总的来说,新生儿厌氧菌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积极治疗,加强护理,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