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的种类繁多,每种类型的症状都有所不同。宝宝得了奶癣,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需要特别注意。
奶癣的症状类型包括:
1. 在面部,初期为散在的丘疹、红斑; 2. 在眉部、头皮的,常伴有油腻性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 3. 症状轻的表现为浅红斑片,有少量脱屑; 4. 严重的发展为红斑长有水疱,甚至糜烂、渗出、浸淫成片,并会不断扩散蔓延; 5. 皮肤破损容易继发感染,周围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全身的症状,如发热、胃口差、大便干结、小便赤黄。
发病部位通常先出现在面部,如两颊,然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头面部,如额部、眉间、头皮等地方。严重者可扩散至颈部、肩胛部、甚至四肢、全身。
发病时间多在出生1-3个月,1-2岁减轻及痊愈。
预防奶癣的方法包括:
1. 避免给宝宝过量喂食,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2. 宝宝是牛奶过敏者且不能由母乳喂养,可把牛奶多煮开几次,改变其成分结构,减少致敏因素; 3. 奶内少加糖,或试用其他代乳食品; 4. 某些食物过敏者,可开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宝宝逐渐适应; 5. 采用母乳喂养的妈妈,应多吃些蔬菜、水果、豆制品和肉类的食物。
如果你的宝宝是过敏体质,要保持房间的清洁,注意经常打扫容易积灰尘的地方。避免使用刺激性大的沐浴液、香皂为宝宝清洁皮肤;为宝宝选用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衣,外衣和被褥要保持干爽,最好在阳光好的时候经常晾晒。避免让宝宝在尘土飞扬的场所玩耍,以免接触过敏原。
宝宝得了奶癣,日常饮食需要改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寻找可疑的食物过敏原,如发现明显地诱发宝宝长奶癣的食物,立即停用,即使是妈咪也应避免吃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怀疑是某种食物引起宝宝过敏时,应该避免再给宝宝吃,如对蛋清过敏可以暂且只给吃蛋黄,停掉喂蛋清,也可从少量蛋清开始喂,然后根据宝宝的反应一点一点地增加。长奶癣的宝宝身体内的必需的脂肪酸含量通常较低,因此妈咪可在喂养中适当多用植物油,同时应少吃动物油,以免使湿热加重,不利于奶癣的治疗。饮食多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苋菜、荠菜、马齿苋、冬瓜、黄瓜、莴笋等,少食鱼、虾、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绍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西红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调节宝宝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生育帮版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