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的宝宝出现腹泻,这是秋季婴儿常见的病症,然而宝宝已经腹泻一个月还未好转,这使得妈妈非常担忧。那么,宝宝腹泻一个月没好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科医生的解答。
一位网友妈妈分享了自己1岁男宝的遭遇:我家男宝1岁,已经拉了一个多月的肚子了。为了宝宝的健康,我购买了小儿肠道健康产品,但一直没给宝宝吃抗生素。今天宝宝排便时出现了血丝,经医院检查,白红细胞都有,现在我该不该给宝宝吃抗生素呢?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由于婴儿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而且发育迅速,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引发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其表现为大便每天多达7~8次,呈稀水样、带奶瓣或少许透明粘液。宝宝常在喂奶后即排便。除腹泻外,宝宝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率增加,无脱水表现,大便化验无异常。
如果宝宝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大便内水分增多,有臭味,就很可能有其他因素加重了腹泻,这就是宝宝病理性腹泻。这时,需要带宝宝去看医生。儿科专家崔玉涛建议,对于持续腹泻一个月的婴儿,除大便常规检查外,还应进行大便培养,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
持续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如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使用抗生素、急性腹泻未彻底治愈或急性腹泻造成肠道伤害等。严重的肠炎可能使肠黏膜受损,功能变差,造成吸收不良。婴幼儿腹泻大多是由于喂养不当和饮食失调引起的。在宝宝腹泻期间,切勿禁食。只要调整饮食,既能提供营养,又能起到止泻的作用。
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发生腹泻,不要轻易断母乳。这时可以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质等物质,不易消化,所以可以将这部分乳汁挤出来倒掉。如果孩子是用牛奶喂养的,就不宜喂全脂奶,而应喂脱脂奶。
脱脂奶可以在家里自己做,方法是将牛奶烧开再冷却,用筷子把表面一层奶皮挑起来扔掉,反复三次,就成了全脱脂牛奶。不过,等宝宝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喂脱脂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对于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以适应宝宝的口味。
当宝宝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同时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预防宝宝脱水。
在护理腹泻宝宝时,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同时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预防宝宝脱水。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