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作为胎儿在母体内获取营养和排出废物的通道,出生后会被医务人员结扎并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最后变成黑色。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3-7天,脐带会脱落。但在脱落前,脐部伤口容易感染并引发脐炎。脐炎是由细菌入侵和繁殖引起的急性炎症。
那么,新生儿脐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以局部治疗为主,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1. 急性期处理:主要目标是控制感染并保持局部干燥。 a. 轻症处理:去除局部结痂,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75%乙醇随时清洗;成人可用热盐水湿敷;保持脐部干燥。 b. 脓肿处理:脓肿未局限时,可以在脐周外敷金黄膏或进行理疗,以促进感染局限并使脓肿形成并破溃。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 c. 全身感染处理:如果脓液较多,或并发腹膜炎及败血症,应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并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d. 支持疗法:并发全身感染时,应注意补充水及电解质,为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适当给予新鲜全血、血浆或白蛋白。
2. 慢性期处理:对于小的肉芽创面,可以使用10%硝酸银烧灼后涂抹抗生素油膏。对于大的肉芽创面,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或电灼去除肉芽组织。总之,保持脐窝清洁、干燥是创面愈合的关键。有分泌物的创面不应使用滑石粉,以避免刺激肉芽增生。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