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长的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无论怎么哄孩子,他们都非常难以入睡。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家长带来心理压力,让他们渴望让孩子更快地入睡。那么,当孩子哄睡难怎么办呢?首先,我们需要让孩子在白天得到充分的运动。世卫组织提供的睡眠时长标准中也包括了孩子的运动时长。孩子每天应该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总时长最好超过3个小时。如果白天的时候孩子运动量不够,到了晚上孩子就会迟迟不能入睡。如果没有条件让孩子在户外玩个够,我们也可以想办法让孩子进行一定的室内活动,如拍手歌、扔飞镖、扔枕头、捉迷藏等,这些游戏既可以让孩子保持注意力集中,又能消耗一定的体能。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如小一些的孩子帮忙收拾玩具,大一些的孩子刷碗、扫地等,这样也能消耗体能,有助于孩子顺利入眠。
其次,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固定的入睡程序。有些孩子不喜欢睡觉,一到晚上就异常兴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家长就要设定一套入睡程序,每天雷打不动地执行。比如,我们可以设定洗澡-换睡衣-讲睡前故事-关灯,这就是一套非常实用的入睡程序。洗澡可以让孩子放松。而且洗澡时水温较高,孩子也会玩玩水,消耗掉一定的体力。换睡衣其实是一种暗示:现在和白天外出、嬉戏穿的衣服不一样,要上床睡觉了。接下来,我们可以给孩子读一本书,或者讲一个故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选择让孩子过于兴奋的内容,比如探险故事就不适合在睡觉前读,无论孩子听了后向往还是害怕,都会使他情绪高涨,难以入睡。我们选择比较舒缓、温情的故事情节,最好有关于睡觉的内容,在阅读或讲的过程中,孩子越投入,就越容易被感染,产生睡意。讲完故事后,我们可以关灯,让屋子暗下来。这个时候,我们尽量不要离开,最好和孩子躺在一起。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轻轻拍打其后背,帮助他们入睡。如果家长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我们也需要等到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最后,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在睡觉前,我们保证屋子里的电子设备都已经关闭,如电视、电脑、iPad、手机,还有一些带指示灯的插座等。这些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生成。褪黑素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能很好地促进睡眠。电子产品的蓝光干扰了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因此,在入睡前,我们一定要关掉屋子里所有能发光的电子设备。我们睡觉时的体温会比白天有所下降,大约在2度左右,所以睡觉前不妨开开空调,将室温调低一些,这样也能让孩子更快地进入梦乡。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三个妙招,作为家长,我们赶快行动起来,让孩子睡得更香,茁壮成长吧!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