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中心为大家科普积食与厌食有哪些区别?

2021-10-22 06:02:39 作者:享生活 264人浏览

  【厌食】时间比较长,至少在1个月以上甚至更久一些。长期厌食,会影响到身体的发育,很瘦不长肉或者身高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积食】可能是3、5天,甚至有些孩子昨天还能吃,今天不能吃了,可以理解为积食是个偶发事件,因此症状会非常明显。

  因此要分清楚是真正的厌食,还是因为积食引起的短暂的胃口不好。

  小儿积食也会出现厌食的症状,但是如果是积食,只要解决了积食问题,宝宝就能够恢复正常食欲。而厌食则不同,厌食是一种长期表现,长期不吃东西病程大于两个月,这样才能算厌食。

  无论是积食还是厌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岁以下的宝宝,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如果出现厌食或者积食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取,可能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如果宝宝出现积食,父母要及时处理,而出现厌食症状的话,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宝宝积食的表现有哪些?

  面部表现:

  舌苔变厚,舌红,口唇红,口腔异味,面红,一般来说,积食的宝宝脸都会有点红,口唇变红,最重要的就是舌苔变厚,并且宝宝口腔异味比较大,有些积食的宝宝会出现口腔溃疡。

  正常婴儿的舌头是淡红色的,有一层薄薄的白霜。

  但是如果小宝宝积食了,舌苔就会反应出来问题。

  轻度积食表现:舌头中间部位产生舌苔,而且舌苔变厚,不均匀这样多半就是有些积食了。

  重度积食:舌苔变厚变黄,这就是重度积食了,而且是重度积食化热的表现,这样的舌头要么就是已经生病了,要么就是正在要生病的表现。

  手足:手足心热,指纹青紫

  一般积食的宝宝,手脚心都会发热,这个可以理解,指纹青紫可能很多妈妈比较迷茫了。三岁以下小宝宝判断积食的方法可以用指纹青紫来判断,那么这个指纹指的是哪里呢,正常的位置是在虎口到手指这个位置。

  正常这条是红色的,很细的一条线,如果积食了,那么就会变青,如果积食化热了,那么这条线就会变紫。

  腹部:腹胀,腹痛

  一般积食的宝宝,肚子是鼓鼓的。

  大便:干,稀,气味大,排气多

  有的宝宝积食后会表现的是便秘,排便干,好几天不排便,排便困难。也有的宝宝会拉肚子。但是无论是大便干还是大便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便气味大,有一种伤食的味道。而且积食的宝宝排气多,排气的味道也比较大。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积食信号灯。

  生活作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精神烦躁,哭闹

  积食后的宝宝,会出现不爱吃饭,睡眠不安,满床翻腾的现象。

  还有一个特殊的表现,就是宝宝趴着睡觉。有些小宝宝还表现为半夜起来哭闹。有的宝宝表现为夜里磨牙,有的宝宝夜里说梦话。

  判断宝宝积食的依据

  如果有符合下面列举的三项以上,就有注意宝宝是不是积极食了。

  一、体温

  每天小孩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温度,通常是36度8,或者37度。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二、看大便

  每天观察小孩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颜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如果正常是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发绿,或者不成形了,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三、看舌苔

  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四、看鼻梁

  看孩子的鼻梁上 ,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五、看下眼皮

  如果下眼皮忽然肿胀,发青,那也是脾胃出问题了,食积了。

  六、看食欲

  正常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七、看眼睛

  哪两天眼睛没精神,像睁不开一样,有一小部分是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

  八、看睫毛

  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 哪两天睫毛几根几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积了。

  九、看睡眠

  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一会一醒,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十、呕吐症状

  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肃降,现在不降反升。

  十一、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十二 、口气

  孩子这两天忽然口气很重,那也是食积了。

  十三 、腹涨

  肚子没吃什么东西,肚子也很涨,那也是食积了。

  十四、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生殖医学中心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