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按AFS的分类来看,I级-节段性萎缩或发育不全,输卵管、子宫、阴道分别缺如或全部缺如。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包括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和幼稚子宫这三种。都属于I级的发育异常,那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在声像图上又有哪些区别呢?
01、先天性无子宫
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伸延而会合,没到中线前就停止发育,无子宫形成。先天性无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但可有正常的输卵管与卵巢。
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乳房正常发育。
纵切、横切或矢状切各切面上,在膀胱后方,直肠前方都看不到子宫声像。
因为先天性无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所以扫查不到子宫的同时常扫查不到阴道气线回声,有时可见双侧卵巢回声。
02、始基子宫
如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延伸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则这种子宫很小,多无宫腔或虽然有宫腔但是没有内膜生长,没有月经来潮。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
膀胱后方可以看见类似子宫的条索状肌性回声,子宫很小。
但是大多数的子宫没有宫腔或者只有宫腔而没有子宫内膜,分不出宫体和宫颈的结构,子宫长仅1-2cm,宫体的厚度<1.0cm,多数无宫腔线。
03、幼稚子宫
妊娠晚期或胎儿出生后到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都有可能形成幼稚子宫,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不良。
这类子宫的子宫壁无增厚,宫腔狭窄,宫颈相对较长,多呈锥形,外口小;子宫体比正常小,常呈极度前屈或后屈。
前屈者往往子宫前壁发育不全,后屈者则往往子宫后壁发育不全。临床表现为月经正常,月经量少、痛经、闭经或不孕。
膀胱后方可以看见子宫轮廓及回声正常,各径线小于正常,宫体与宫颈比例失常,宫颈长度大于宫体长度,比例为2:3或者1:1(正常成年妇女为2:1)。
可见宫腔线及内膜回声,但内膜很薄子宫很小,类似青春期前的子宫声像,如图6至图9。可以看见正常的卵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