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走/不能走还是不会走?教授强调孩子讨抱的6个原因不能一拒了之!

2021-11-08 17:02:10 作者:享生活 275人浏览

  “妈妈抱,妈妈抱!”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孩子不会走路的时候,总想下地学走路。等到真的会走路,孩子反而不爱走路了,频繁讨抱。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很多老人就会心疼孩子,把孩子抱了起来。孩子的父母却认为是孩子犯懒,不想走路。事实上,孩子不想走路、讨抱的原因有很多,犯懒只是其中之一。父母的应对方法,自然不能一拒了之。

  孩子不想走的6个原因

  1、不会走

  当孩子能够摇摇晃晃走路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错误地认为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事实上,孩子只有到了3岁左右才算完全具备了走路的能力。

  在孩子学步的初期,对于走路的本领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尤其是外出的时候,路面崎岖不平、环境陌生都会导致她们坐不稳、走得累而频繁讨抱。

  父母应对方法

  当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走路本领的时候,父母既不能一直抱着,又不能让孩子走得太久。外出的时候,孩子走了一半时就让抱,父母不要马上抱起来,而是给孩子一个小目标,待其完成后,再把孩子抱起来。

  当孩子讨抱的时候,妈妈可以说:“走到前面的拐弯处,妈妈就抱你。”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不是想抱就能抱”的,避免孩子频繁讨抱。

  2、不能走

  有一些孩子由于父母过于宠爱,常常被抱在怀里,练习走路的机会自然比别人少,导致双腿肌耐力不足,也会出现频繁讨抱的问题。

  父母的应对方法

  如果孩子是因为腿部力量不足而频繁讨抱,父母应该从提升宝宝腿部力量入手。捡球和爬楼梯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每天外出时,妈妈可以让宝宝爬1到2层楼,然后再乘电梯回家。

  相对于下楼而言,爬楼对膝盖的损伤较小,所以建议宝宝要以爬楼为主。

  3、不想走

  孩子讨抱时,父母拒绝孩子最大原因就是这个,生怕把孩子抱成习惯了。很多孩子确实会察言观色,和爷爷奶奶出门就会讨抱,和爸爸妈妈就能自己走路。

  父母的应对方法

  对于这种孩子,有很多方法要比“拒绝”好很多,比如转移注意力法和间隔走路法。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当孩子让你抱的时候,你可以说:“你看,前面的花真漂亮,你走过去,妈妈抱着你看。”父母先用一个事物吸引孩子走过去,然后再承诺完成任务就会抱,这样孩子就会多走几步路了。

  当然你也可以和孩子约定,她走几步路,你就抱着走几步,这样孩子不但可以多走路,同时也开展了数学早教哦。

  4、生理疼

  有些孩子小时候不爱讨抱,3、4岁后反而会讨抱。孩子讨抱的原因可能不是不想走,而是生长疼引起的。3、4岁的孩子由于生长速度过快,膝盖和脚踝会有疼痛感,父母不要一拒了之。

  5、疾病

  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关节炎只有大人才会有,其实儿童也会患上关节炎,叫做儿童特发性性关节炎,会让孩子的关节出现红、肿、疼的症状。

  6、受伤

  孩子会走、会跳后,很喜欢在床上和沙发上跳来跳去,会引起计算在肌肉中毒及,导致腿脚酸疼,因此也会讨抱。

  应对方法:不管孩子是生理疼、还是疾病和受伤而讨抱,父母都不能一拒了之,应该马上带孩子去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

  教授提醒:走路,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可以通过走路去探索,去玩耍,一般不会出现“不爱走路”的表现。孩子如果频繁讨抱,父母就应该检讨是不是自己的照顾出了问题。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