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道镜检查是怎么做的?
阴道镜在门诊检查,不需住院。步骤如下:
1、取膀胱截石位(与妇科检查一样),进行外阴、阴道消毒;
2、放入窥阴器,暴露阴道、宫颈,用生理盐水擦拭清洁;
3、放入阴道镜,调好焦距,先低倍、后高倍观察宫颈、阴道穹隆、阴道壁;
4、醋酸试验:用棉签将醋酸溶液涂于宫颈和阴道穹隆、阴道壁,观察宫颈上皮、阴道粘膜有无变白,变白的部位、程度、形态和范围大小,以及有无异形血管等;
5、碘试验:用棉签将碘溶液涂于宫颈和阴道穹隆、阴道壁,观察碘染色的程度,不着色的部位、形态和范围大小;
6、活检取材:根据醋酸试验和碘试验结果,判定可疑病变部位,做好标记,在可疑部位及宫颈四个象限取材,送病检;
7、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非典型腺细胞(AGC)等情况时,还要进行宫颈管搔刮,搔刮物送病检。
二、哪些情况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1、宫颈癌筛查异常:
HPV16或18阳性;
其他高危HPV阳性+细胞学检查(TCT)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SCUS);
细胞学检查(TCT)为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及以上,或非典型腺细胞(AGC)
其他高危HPV持续感染1年以上。
2、有异常临床表现:
包括肉眼可见的宫颈溃疡/肿物、可疑癌,以及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
3、外阴阴道HPV感染相关鳞状上皮病变。
4、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治疗后随访。
三、阴道镜报告怎么看?
阴道镜检查报告包括对检查所见的描述和诊断两个部分。描述中有不少专业名字,如:“鳞柱交界部可见”“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等等,非专业人员看不懂,也不必看,可以直接跳过,看最后的“诊断”就行了。
“诊断”是阴道镜医师对可疑部位仔细察看之后,给出的诊断建议。比如:LSIL,表示考虑宫颈上皮低度病变。
阴道镜诊断与医生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关系较大,更准确的诊断结果是病理活检,病检是宫颈、阴道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