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生殖中心科普孕期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指导用药呢?
为此,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孕期的用药按照安全性分成5级,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孕期用药较为全面的指导意见。
- 1 -
药物的分类
A类药物是最安全的一类,已经证实对胎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B类也是相对安全的,它意味着对人类进行过研究,但并没有发现导致危害的证据,但动物实验可能会对胚胎发育有害,或者动物实验表示无害,但对人类还没有充分的研究;
C类表示危险性不能确定,或者可能存在风险,需要在用药前仔细斟酌利弊;
D类则是可以证实对胎儿有害的,但如果使用得当,对孕妇的益处会更大,这类药物不到必要的时候,极少在孕期使用;
X类则是对胎儿有显著的害处,对孕妇是禁止使用的。我们在用药前,如果能够查阅药物的分类,并且对除A类以外的药物,在用药前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可以做到尽量合理的用药。
- 2 -
各类孕期可能使用到的药物的安全性
青霉素类和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例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药物,在FDA的分级当中都是B类。对胎儿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一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红霉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等也是B类,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于孕妇。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呋喃妥因也是B类药物。
甲硝唑类药物对老鼠的胚胎有致畸作用,虽然对人没有发现同样的明确作用,但一般在孕期很少使用。
氨基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有耳神经毒性,它们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体内,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听力发育。所以一般在孕期不予使用。
磺胺类抗菌药也可以通过胎盘,一般不在临近分娩时使用,否则可能造成新生儿黄疸。
喹诺酮类抗菌药,例如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原先被认为对孕妇是比较安全的,但最近也受到一定的质疑。因为有报道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骨和软骨有较强的亲和力,从原则上讲,有导致新生儿关节痛的潜在可能,但这一结论仍存在争论,其安全性仍未确定。所以在FDA的分类中属于C级,对孕妇不作为首选药物来使用。
四环素在FDA的分类中属于D级,所以一般不在孕期使用。
解热镇痛药也是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药物。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成分有非甾体抗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布芬、萘普生和吲哚美辛等等,其中以前三种尤为常见。
目前FDA给出的意见是,如果只是为了止痛,3个月孕龄以内的孕妇不应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芬布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尤其不应自行买来服用,在这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也印有孕妇慎用的警示。除非是在医师的专业指导下,为了治疗或预防更严重的问题,在权衡利弊后,才可以服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另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成分,在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它。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对胎儿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以往在孕妇出现发热或头痛时,相对安全地对乙酰氨基酚往往是首选药物。
但最近也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妇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升高婴儿在幼年时患有儿童多动症的比例。虽然这个结果并不十分确切,依然有许多争议和未尽的研究,但为了安全起见,孕妇还是应该在充分权衡利弊后再使用它,并避免大量和长期服用。
准妈妈在怀胎十月期间难免遇到病毒感染,但诸如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在FDA分级中属于X级,一般不能在孕期使用。而且轻度的病毒感染无须特殊治疗,一般经过休息和加强营养,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是可以痊愈的。
在妊娠期,用药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对胎儿的发育没有损害,而对孕妇所患疾病最有效的药物。能用一种药物就避免多种药物的联合用药,能用小剂量的药物就避免大剂量用药。除了A类药物可以按照说明书自行服用以外,其他药物应该在使用前咨询医师或药师的专业意见。尤其是C、D类药物,需要非常慎重地权衡利弊才能使用。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品,对孕妇而言,使用时都应该慎之又慎。
孕期除了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以及不合理的用药,服用各种成分复杂的保健品也需要格外谨慎。
生殖中心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