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胎最该具备的条件,不是钱,不是时间,而是……

2021-12-28 15:26:41 作者:享生活 236人浏览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电视剧《功勋》里,蒋欣饰演的申纪兰常常鼓励村中妇女:

女人有收入,才有底气。

在那个年代,农村妇女想出门工作好难。

需要得到丈夫的支持,需要具备“抛头露面”的勇气,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决心。

回看前辈的艰辛,当代女性仍能感同身受。

因为在2021年,这依然是个难题。

一位女性想在产后重回职场,她更是面临重重困难。

“想找一个能照顾孩子的工作,真的好难。”

这一句感慨,道出了多少妈妈的心声?

一家小小的服装厂,

做到了很多企业做不到的事

武汉黄陂区有一家“加十分”服装厂

这家服装厂很神奇,朝九晚五,工人几乎全是宝妈。

就连老板,都是一位二胎妈妈。

2012年,老板向京燕开始做淘宝店卖衣服,后来有了积蓄开始办厂自产自销。

然而她招工只招宝妈,而且向京燕知道:

这样的工作机会一定会大受欢迎。

办厂之初,向京燕曾跑到附近学校门口打广告:

招宝妈,不加班,弹性工作,还能带娃上班……

刚开始有人以为她是骗子,带孩子上班?

从来没听说过。

但随着有人上门应聘,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迅速招到几十人、上百人。

原因也很简单:

这份看上去很普通的工作,给了宝妈们极大的尊重。

·首先是钱

向京燕说,她曾在超市见过这样一幕:

一位宝妈想给自己买点东西,可因为不挣钱,被老公吼,没有一丝尊严。

她的员工大都如此,迫切需要钱

她们中的很多都是在婚后逐渐明白:

相比打工的苦,伸手要钱的苦更难忍受。

有位叫李娜的宝妈,生完孩子才发现自己被骗婚,全家人都帮丈夫隐瞒。

当她执意离婚,家人都来打击她:

离婚以后你怎么生活?

但她觉得,哪怕一个月只能赚1000块,至少不用再看人脸色。

一份微薄的收入,就可以让她摆脱窒息的“婚姻”。

·然后是孩子

想赚点工资不难,能吃苦就行。

难的是绝大多数工作没法照顾孩子。

尤其当孩子还小,不能自理,根本离不开妈妈。

有位妈妈说,儿子对奶粉、牛奶过敏,她一直母乳喂养到2周岁多。

生养孩子3年,她竟对外面的世界心生恐惧。

现实中,很多妈妈回归家庭的时间,岂止3年。

而在这里打工,可以离岗接送,能带着孩子上班,甚至把活带回家做……

因为她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人帮忙带孩子,有的甚至是单亲妈妈。

这份工作最现实的意义就是,

当孩子想吃点好的,随时可以掏钱买。

·最后是自我价值

现在总说“全职妈妈”也是工作。

口号喊得响亮,回到现实,她们创造的价值无人认可。

很多妈妈顶着压力出来打工,是因为她们连家人的尊重都得不到。

有一位叫艾鑫霞的外地媳妇说:

打工前在家里受气,挣到钱以后婆婆对她的态度都变了。

就是这么现实。

向京燕说,“宝妈们是一股沉睡的力量”

当没有人愿意唤醒她们的价值,宝妈工厂做到了。

她们也在工作中获得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底气。

其实大多数宝妈找工作的要求真不高,无非就这三个:

拿一份基本工资、能照顾到孩子、获得一点自我价值。

甚至为了孩子,自我价值也可以舍弃。

可现实是:

如果没有人提供帮助,很少有女性能在一份工作中同时得到这三点。

这忍不住让人深思:

为什么一家不起眼的服装厂做到了大多数企业做不到的事?

为什么大多数爸爸找工作的时候不用考虑孩子的问题?

让底层女性独立,

是最大的骗局

宝妈工厂里挂着一条横幅:

“独立的女人,靠自己才是女王。”

可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家工厂,那200位宝妈何去何从?

又谈何独立?

现在流行的都市剧里,大女主既能赚钱,又能带娃,还有精力刚渣男、斗小三儿。

可这从来不是绝大部分女性的现状。

事实上,只告诉这些已婚已育的女性“要独立”,不提供任何支持,独立便成了骗局

向京燕说:

这些宝妈工作努力能吃苦,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短短3年时间,这家服装厂已经办得风生水起,产值几千万。

可在此之前,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外面,这些宝妈们都“不受待见”

甚至当她们想找一份工作,妈妈这个身份反而成了“污点”

没生的,怕你生;

生了一胎的,怕你生二胎、生三胎;

生完了的,又担心你不能专心工作;

就连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对待生育都得小心翼翼。

法律规定企业招聘不能问这方面的问题,可禁不住人家变着法子打探。

这些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

还有离谱的,在公司还要实行“计划生育”。生孩子要提前申请,公司允许才能生。

很多人会这样想:

办企业也不是做慈善,总不能养闲人吧?

又想生孩子,又想要稳定工作,哪能兼得?

有些宝妈没学历、没特长,有能力的年轻人多的是,被淘汰不是很正常?

如果是以前,这些现实问题真的让人无力反驳。

可现在国家着手“双减”、控房价,三胎放开,鼓励生育,解决了很多生育的后顾之忧。

可是,作为生育主体的宝妈,面临的生育困境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如果生娃就意味着工作不再有保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谁还敢生?

今年9月,郑州刘女士怀三胎被单位强行辞退。

辞退理由换了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却避开不谈。

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

这是违法

TCL创始人李东生直言:

能理解很多小企业辞退怀孕女职工的行为。

但保障女职工生育权益,本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打工人出来上班也不是做慈善。

把青春献给企业,然后被一脚踢开,这似乎

也不合适。

企业有义务,所以国家出台相关法律。

可是企业的违法成本很低,钻各种法律漏洞。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辞退员工,连

赔偿都不想给

作为个体,怀孕就要被辞退,他们的生存压力陡然上升。

如果只是在外不受重视也就罢了,又有多少宝妈在家中遭受亲人冷眼?

向京燕说:

“很多女人生孩子后所有重心都在家里,没有自己的零用钱,还未能被尊重,这一点令我悲哀。”

《守护解放西2》里有一位全职妈妈:

她为了生孩子,做试管,身材变形,容貌不再。

孩子出生以后更是在家辛苦带娃,24小时连轴转。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老公在外西装笔挺,花天酒地,还为了小三跟人斗殴。

这位妈妈在派出所哭着为老公说情,她百般维护的那个男人却不正眼看她。

独立本是一个很美好的词,可她们的独立是被生活硬生生逼出来的。

现在有很多对年轻人的指责:

比如,“不婚不育就是自私”。

年轻人不是不生,更不是自私,而是没有底气

一位网友说到了关键:

开放三胎后,房子和教育的问题国家已经着手整顿,

接下来最需要做的,就是让职场女性获得更为切实的保障

当今社会,坚强且勇敢的女性比比皆是。

她们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状况各异,在各行各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这是肉眼能看到的,然而还有不为人所知的:

很多妈妈都是在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尽力陪伴孩子,一边追求自我价值。

她们缺少的不是“独立”,而是被平等对待的机会

宝妈们不仅需要自救,

向京燕说,“加十分”的成功,吸引了很多服装厂家效仿。

看到这种变化,她不仅不担心,反而很开心。

说到底,“宝妈工厂”的创办是一场女性的自救

在东北,有一家做假发的宝妈工厂。

同样是一位宝妈对现实深感无奈后选择筹资办厂,

就是为了帮自己和“伙伴们”找到一条既能挣钱、又能顾家的路子。

虽然每人每月只能拿到2000多块,却是雪中送炭。

很多人说“宝妈工厂”改变不了什么。

确实,这种自救力量有限,只能让小范围的人受益。

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尝试和可能,对未来多了一些期待。

如果一直没有人站出来打破少数人制定的规则,那问题也永远不会得到解决。

希望每一位努力的宝妈都能被家人和社会理解。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