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红肿怎么办

2022-12-06 10:17:46 作者:sn_lsj 297人浏览

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它是通过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浆中分离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进行加工制成的。接种乙肝疫苗后,它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些抗体存在于人体体液中。一旦乙肝病毒出现,抗体会立即发挥作用,清除病毒,阻止感染,而且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对乙肝产生免疫力。


乙肝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 接种时间
  新生儿的第一次注射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如果在一小时内注射则更好。如果超过48小时后才注射,预防效果会降低。
  2. 接种部位的卫生
  接种后应保持局部卫生,24小时内最好不要擦洗,以免因抓挠造成局部感染。

  3. 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检测
  第三次接种后1个月至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确定免疫效果。无反应或反应低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抗-HBs水平。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

  第1剂:(通常由产科婴儿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在上臂三角肌处注射,剂量为30微克。
  剂量2:出生后1个月注射,剂量为10微克。
  注射3:出生后6个月,剂量为10微克。在整个免疫过程结束时,成功率为90%至95%。
  提示。
  免疫接种过程很简单,一般没有反应。个别孩子可能有低烧,有的孩子可能在接种部位出现小红点和硬结,一般不需要治疗,1~2天后可自行消失。

疫苗后的红肿问题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乙肝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发病后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乙肝疫苗中含有佐剂成分,人体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痛、硬等,这是接种后的正常现象,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接种部位的红肿比较严重,受种者可以用热敷的方式消除和缓解红肿。

  接种乙肝疫苗后,受种者应注意接种部位的护理。接种当天,接种部位不能沾水,最好不要洗澡,以防接种部位感染。还要注意接种部位的皮肤破损情况,如果破损后引起炎症和红肿,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消炎处理,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
  此外,受种者在接种后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短时间内注意饮食,保持清淡合理,尤其注意不要饮酒,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受到不良刺激,引起接种不良反应,不利于受种者的健康。

新生儿疫苗接种表

这个阶段需要打的疫苗并不多,如果之前有遗忘的疫苗这时就需要补上,疫苗分免费和自费的当宝宝两岁的时候就需要打乙脑减毒活疫苗或乙脑灭活疫苗等,详情打疫苗的情况如下:

月龄疫苗类型
2-3岁周岁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二类
水痘疫苗二类
流脑疫苗一类
乙脑减毒疫苗(第三针)一类
甲肝灭活一类
A+C群流脑一类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