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最初是用来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但随后被证实为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肝脏、大脑、上皮、心肌等多个器官,对冠心病、糖尿病、神经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
  与骨髓相似,在外周血中也存在着造血和间充质干细胞,但是其比例和数量都较少。在临床上,需要通过药物(例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调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从而从外周血中获得足够的造血干细胞,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4、经血
  大家一定想不到,“大姨妈”也可以被回收,并被提炼成干细胞。临床上已有文献报道,可应用于
卵巢早衰、子宫内膜损伤等妇科疾病。但是,经血的量一般是有限的,而且被抽出的干细胞也相对较少。其次,经血不易采集,且易遗失。而且,经血不能完全消毒,如果感染了细菌,那就不能再用了。
  5、尿液
  你也许无法想象,让我们掩鼻的尿液里也会有干细胞。值得自豪的是,首位从尿样中鉴别出干细胞的科学家是我国的裴端卿院士。目前,尿液干细胞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尚不能用于临床。
  6、胎盘和脐带
  新生儿的脐带和胎盘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值得骄傲的是,全球第一个临床应用级别的脐带和胎盘干细胞库,都是由我国著名的韩忠朝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创立的。
  脐带内的干细胞是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数十种慢性疾病,如白血病、冠心病、中风、肝硬化、肠炎、自身免疫性疾病。
  胎盘体积很大,是十月怀胎的时胎儿的生长基地,里面的干细胞也比较多。从胎盘中可以分离出四种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母亲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它们在抗衰老、慢性病、母亲产后疾病、白血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骨髓、外周血、脂肪中提取干细胞都要经过严格的操作,需要抽取骨髓、外周血、脂肪等,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从经血和尿中提取的干细胞,不仅数量少,而且极易受到细菌的污染。
  从脐带、胎盘、特别是胎盘中提取干细胞,具有高活性、易于标准化、不易污染等优点,是目前最理想的干细胞的来源。